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其四》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其四》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六言诗  押[元]韵

阴德必食阳报忮心终为馁魂

智伯死而无后,愚公子又生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公子(gōng zǐ)的意思:公子指的是贵族或富人的儿子,也可以用来形容年轻有为、风度翩翩、举止优雅的男子。

馁魂(něi hún)的意思:形容人或动物因饥饿而精神萎靡、无力的状态。

无后(wú hòu)的意思:没有后代,没有继承人。

阳报(yáng bào)的意思:阳报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思是好事自然会有好报。它表达了善有善报的道理,鼓励人们行善积德,相信善行必得善果。

阴德(yīn dé)的意思:阴德指的是不公正、不义的行为或恶劣的品德。

愚公(yú gōng)的意思:指愚蠢而顽固的人,也指为了大公无私的目标而无私奉献的人。

忮心(zhì xīn)的意思:形容心胸狭窄,嫉妒心强。

翻译
暗中积德必然得到显赫的回报,嫉妒之心最终只会招致灵魂的空虚。
智伯虽死却无后代,愚蠢的公子却仍有子孙繁衍生息。
注释
阴德:暗中积累的善行或功德。
阳报:明显的、积极的回报。
忮心:嫉妒之心,刻薄之心。
馁魂:空虚的灵魂,指心灵的贫瘠。
智伯:历史人物,智氏家族的首领。
后:后代子孙。
愚公子:形容行为愚蠢的贵族公子。
孙:孙子,后代。
鉴赏

此诗为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所创作的《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其四)》中的一部分。这段文字充满了哲理和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阴德必食阳报,忮心终为馁魂。"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宿命论的思想,暗示着善恶有报,内心的邪恶最终会带来精神上的饥饿与痛苦。这里的“阴德”指的是隐秘的善行,而“阳报”则是明显的善果;“忮心”指的是邪恶的心理,“馁魂”则形容因为内心的不正而导致的精神空虚和痛苦。

"智伯死而无后,愚公子又生孙。"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智者与愚者的命运,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无常和世事难料的感慨。“智伯”指的是那些聪明有才能的人,但即便如此,他们也可能因种种原因而绝嗣;“愚公子”则是普通人,他们虽然不如智者那样出众,却能延续后代。

整体而言,这段诗文通过对善恶、生命与死亡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宇宙的一种深刻认识。它既包含了宿命论,也蕴含着对现实世界复杂性的感悟。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挽乐佥宪妻刘孺人

古有乐羊妻,劝学尝断织。

又有姜诗配,养姑孝能力。

寥寥千载下,孺人继芳迹。

淑德馨芝兰,贞心厉金石。

相夫学成仕,秉宪克善职。

奉姑养厥志,匪但丰衣食。

况能教子姓,尤善遇宗戚。

所以贤哉名,里闾共钦式。

遂承天恩褒,紫绶映朱翟。

年方跻下寿,易箦遽永毕。

崇冈玉深埋,碑有太史笔。

观风采列传,光荣耀无极。

(0)

乐清轩诗为沙士清题·其二

毂击蹄奔耳不闻,一轩幽僻离尘氛。

吸残竹叶杯中月,梦断梅花帐底云。

古画品高烦客定,新题韵险向人分。

年来久抱濂溪拙,谁读宗元乞巧文。

(0)

寓宿大胜寺诗次韵

清晓联镳驻宝林,禅房花雨坐来深。

上卿酌酒陪高论,老衲焚香话夙心。

供食频分香积饭,闻经时渡海潮音。

不因修祀承朝命,此地何由共盍簪。

(0)

过严先生钓台

深隐层台把钓钩,独将名节傲王侯。

故人大度符高祖,夫子清风迈许由。

已有衣冠盈凤阙,何须轩冕换羊裘。

客星自落桐江上,千古犹能姓此州。

(0)

和王廷器检讨夕宴李挥使东轩诗三十首·其十

座上金莲彻夜开,故人相遇且衔杯。

一庭霜月醒残醉,万里风云入壮怀。

分阃伫看持节钺,调羹须是用盐梅。

结邻若许通幽径,不惜移樽日笑陪。

(0)

挽寿官赵公韫

荣寿人何在,芝兰播德馨。

轩云迷冷翠,垄树耸新青。

汉诏优加级,姬文特与龄。

九皋遗怨鹤,清唳有谁听。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