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梧州杂诗·其十四》
《梧州杂诗·其十四》全文
清 / 钱澄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僻处朝廷小,虚名礼法持。

谁迎郧国至,不救粤东危?

元老盈廷谤,书生一语移。

阙前争论日,大体幸毋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朝廷(cháo tíng)的意思:指国家政权的中心,也可以指官方机构或政府。

大体(dà tǐ)的意思:大致、总体上

礼法(lǐ fǎ)的意思:礼貌和法律规定

僻处(pì chǔ)的意思:僻静的地方,偏远的地方。

生一(shēng yī)的意思:指生命的开始或者创造的起点。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虚名(xū míng)的意思:指空有名声而无实际才能或成就。

盈廷(y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人多到庭院都装不下。

元老(yuán lǎo)的意思:指年纪很大、经验丰富的人,也泛指在某个领域或组织中担任重要职位并有较高威望的人。

粤东(yuè dōng)的意思:指广东省东部地区,也可泛指广东地区。

争论(zhēng lùn)的意思:指为了争取自己的观点或利益而进行的辩论或争执。

鉴赏

这首诗《梧州杂诗(其十四)》由清代诗人钱澄之创作,通过诗句展现了对朝廷内部政治局势的深刻洞察与忧虑。

首联“僻处朝廷小,虚名礼法持”,开篇即点明朝廷地位的偏僻与表面的虚名,暗示朝廷在实际治理中的局限性与形式主义倾向。诗人以“小”字形容朝廷的地位,暗含对朝廷影响力的质疑,而“虚名礼法持”则揭示了朝廷在维护表面秩序时可能存在的空洞与无力。

颔联“谁迎郧国至,不救粤东危?”进一步深化了对朝廷治理能力的质疑。这里使用了比喻的手法,“郧国”和“粤东”分别代表不同的地区或政治势力,诗人提出疑问:谁在迎接外来势力的侵扰,却无法拯救处于危难之中的地方?这不仅反映了对朝廷对外政策的不满,也体现了对国内政治局势的担忧。

颈联“元老盈廷谤,书生一语移”揭示了朝廷内部的政治生态。一方面,朝廷中充斥着老成持重的元老,他们或许拥有丰富的经验,但同时也可能因固守传统而不易接受新思想;另一方面,书生(知识分子)的一句话就能引起改变,暗示了知识力量在政治决策中的作用,以及传统体制下知识阶层与权力中心之间的微妙关系。

尾联“阙前争论日,大体幸毋亏!”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政治局面的担忧与期待。在朝廷门前的争论日复一日,但愿最终能避免整体利益受损。这一句既是对现实状况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希望在激烈的争论之后,能够找到平衡点,保护国家的整体利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政治问题的敏锐洞察力,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钱澄之
朝代:明

猜你喜欢

蓟门杂咏三首·其一

十年襆被老诸郎,负病趋朝重慨慷。

悬笔未消秦吏狱,持旌难发汉家仓。

乡心橘柚寒烟外,旅馆芙蓉别苑旁。

客至玄谈犹小剧,惊看青鬓欲如霜。

(0)

随跸杂记二首·其二

车声方隐隐,夜色已苍苍。

山势开天险,河流接大荒。

人眠千嶂月,马啮万群霜。

行幄东南近,风清禁漏长。

(0)

留别彦远

子夜吴趋锦瑟弹,人归江海各风湍。

谁怜纵酒嵇中散,不异挥锄管幼安。

名重尔偏藏著述,路穷吾转讳饥寒。

西山薇蕨东山屐,输与时贤白眼看。

(0)

留别诸生·其二

大块微尘积,团沙手自搓。

水花求露少,山树出云多。

寸步皆由命,群经遍可歌。

愿言珍此别,拭目望委它。

(0)

延卿将之广东招同诸子集于其家次何氏山林十首·其六

此日接欢喜,壶觞拥似泉。

诸公词落落,十日雨绵绵。

寒菜兼鱼味,新禾得酒钱。

不宜问归路,泥泞隔前川。

(0)

旧县送吴伯扬茂才还白下

江头话别澹朝晖,况复知心是少微。

帽影鞭丝钟阜去,蓑烟笠雨皖湖归。

思家莫恋青溪渡,访旧应寻白板扉。

如见桃根相问讯,重来须换芰荷衣。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