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宇纳凉四首·其三》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跋涉(bá shè)的意思:艰难地行走、徒步艰辛地旅行。
鬓毛(bìn máo)的意思:指额角两侧的头发,用来比喻年龄。
不消(bù xiāo)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南薰(nán xūn)的意思:指南风吹向南方,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或者事物的发展向好的方向发展。
气郁(qì yù)的意思:指心情或情绪郁结不舒畅,积郁不发。
日中(rì zhōng)的意思:指白天的时间,也可以用来表示事物发展的中间阶段。
山溪(shān xī)的意思:指山中的小溪流,比喻平凡、朴素、清新的品质或者生活方式。
生恐(shēng kǒng)的意思:非常害怕
羽扇(yǔ shàn)的意思:指文采华美、才情出众的女子。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公宇纳凉四首(其三)》描绘了夏日纳凉的情景。首句“跋涉山溪气郁敲”,通过“跋涉”和“气郁敲”形象地写出主人公在炎热天气中穿过山溪,感受到湿热蒸腾的气息,仿佛是暑气在敲击着肌肤。接着,“日中生恐鬓毛焦”进一步强调了烈日炎炎下,人对鬓发可能因高温而枯焦的担忧。
然而,诗人笔锋一转,“南薰忽借閒庭爽”,“南薰”指的是南方的暖风,这里象征着凉爽的微风忽然吹过庭院,带来了片刻的清凉。“忽借”二字传达出惊喜之情,暗示了纳凉的惬意。最后两句“羽扇冰浆总不消”,以“羽扇”和“冰浆”来表达纳凉的具体方式,即使手持扇子不断摇动,喝着冰冷的饮品也无法完全驱散暑热,但至少能稍作舒缓。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夏日纳凉时的辛苦与清凉瞬间的喜悦,表达了诗人对清凉环境的向往和对夏日炎热的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