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子乘舟》
《二子乘舟》全文
秦 / 诗经   形式: 四言诗

二子乘舟,汎汎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汎汎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èrchéngzhōu
xiānqín / shījīng

èrchéngzhōufànfànjǐng
yuànyánzhōngxīnyǎngyǎng

èrchéngzhōufànfànshì
yuànyánxiáyǒuhà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瑕(bù xiá)的意思:指没有瑕疵,完美无缺。

养养(yǎng yǎng)的意思:养育、照料

有害(yǒu hài)的意思:指对人体、事物或环境有不良影响,具有危害性。

愿言(yuàn yán)的意思:指心中所愿的话语或要表达的意思。

中心(zhōng xīn)的意思:指事物的核心、重点或最重要的部分。

注释2

⑴邶(bèi)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九首。

⑵二子:卫宣公的两个异母子。一说指诗人的两个朋友。

⑶泛泛:飘荡貌。景:通“憬”,远行貌。闻一多《诗经通义》:“景读为‘迥’,言漂流渐远也。”

⑷愿:思念貌。言:通“焉”。

⑸中心:心中:养养:忧思不安的样子。养,一说通“恙”。

⑹逝:往,去。

⑺不瑕:不至于。一说瑕通“遐”,远。害:祸患。一说害通“曷”,何。

译文

两人乘一叶孤舟,渐渐向远处漂流。深深思念你们俩,我心中充满忧愁。

两人乘一叶小船,渐渐地越行越远。深深思念你们俩,愿你们顺利平安。

赏析

此诗可以视为一首送别诗。这一次动情的送别,发生在河边。“二子乘舟,泛泛其景”,用的是描述笔法。首句还是近景,两位年轻人终于拜别亲友登船;二句即镜头拉开,刹那间化作了一叶孤舟,在浩淼的河上飘飘远去。画面视点在送行者这边,所以画境之由近而远,同时就融入了送行者久立河岸、骋目远望的悠长思情。而“泛泛”的波流起伏,也便全与送行者牵念之情的跌宕,有了“异质同构”的对应,令你说不清那究竟是波流,还是牵思之漫衍了。由此过渡到“愿言思子,中心养养”,直抒送行者牵念深情,就更见得送别匆匆间的难舍难离了。“养养”是一个奇特的词汇。按照前人的解说,“养养”即“思念”之意,总嫌笼统了些。有人训“养养”为“痒痒”,顿觉境界妙出:这是一种搔着心头痒处的感觉,简直令人浑身颤抖、无法招架的奇妙反应。以此形容那驿动于送行者心上的既爱又念,依依难舍又不得不舍的难言之情,实在没有其他词汇可以替代。诗之二章,采用了叠章易字的写法,在相似中改换了结句。景象未变,情感则因了诗章的回环复沓,而蕴蓄得更其浓烈、深沉了。此刻,“二子”所乘之舟,早已在碧天长河中消逝,送行者却还在河岸上久久凝望。当“二子”离去时,他(她)正“中心养养”,难断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今,“二子”船影消逝,望中尽是滚滚滔滔的浪波。人生的旅途上,也是充满了浪波与风险。远去的人儿,能不能顺利渡过那令人惊骇的波峰浪谷,而不被意外的风险吞没——这正是伫立河岸的送行人,所深深为之担忧的。“愿言思子,不瑕有害”二句,即以祈愿的方式,传达了这一情感上的递进和转折,在割舍不了的牵念中,涌生出陡然袭来的忧思。于是,滚滚滔滔的河面上,“泛泛其逝”的天地间,便刹那间充斥了“不瑕有害”的祝告——那是一位老母、妻子或友人,带着牵念,带着惊惧,而发自心底的呼喊。同是一首送别诗,《邶风·二子乘舟》写得远比《邶风·燕燕》单纯。全诗无一句比兴,诗中的意象,只有“二子”和一再重现和消逝的小舟。情感的抒泻,也没有《燕燕》那种“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的细节表现。但它的内涵却极为丰富:因为画面只有飘飘远逝的二子、船影,其余全为空白,便为读者的联想,留下了更多的空间;因为背景全无,甚至也不知道送行者究竟为谁,其表现的情感便突破了特定限制,而适合于“母子”“男女”“友朋”,成为一种具有极大涵盖面的“人间之情”。它之能够激发各种身份的读者之共鸣,而与诗人一起唏嘘、一起牵挂,甚至一起暗暗祈告,也就毫不奇怪了。

鉴赏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的作品,收录在《诗经》中,体现了古人对亲情的深厚情感和对子女安全的关切。通过简洁的语言,诗人描绘出了两个孩子乘坐小舟在水面上轻快地航行的情景,以及父母内心对于他们的思念之深和希望他们平安无恙的心愿。

"汎汎其景"形象地表达了舟行水面的悠然自得,"中心养养"则流露出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与期望他们能健康成长。后两句"二子乘舟,汎汎其逝"继续描绘孩子们离去的情景,而"愿言思子,不瑕有害"更深化了父母对于子女平安的心声,表达了对孩子的不舍和担忧。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古代家庭关系的温馨与和谐,同时也反映出生命中的美好瞬间和人性的脆弱。

作者介绍
诗经

诗经
朝代: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猜你喜欢

玉楼春·其二和小山韵

閒云何止催春晚,遮断望京楼上眼。

犀帘有隙漏香多,鲛帕无情盛泪满。

柔肠已逐鹍弦断,风外阑干凭不煖。

归来十九醉如泥,禁得良宵更漏短。

(0)

骊山杂咏·其一

宝炬金莲照地光,山云犹自想衣裳。

念奴憔悴龟年老,谁与诗人吊夜郎?

(0)

上元夜独坐偶成

一墀晴雪静当轩,短烛荧荧照上元。

佳节偏逢人卧病,他乡相对客无言。

红炉绿酒输邻舍,社鼓村灯梦故园。

记得年时诸弟妹,綵笺争擘斗春幡。

(0)

斥蝇次象风师韵

炎日偏宜尔辈生,翩翩缉缉欲何营。

呼朋引类群难涣,逐气寻膻性不更。

稍历冰霜知匿影,才逢薰灼便凝情。

点污最是关公愤,变白那论璧与珩。

(0)

武夷十咏·其十虹桥板

一从仙乐散丹霄,千载长虹亘未消。

待得丹成生羽翼,手攀日月过虹桥。

(0)

陈振狂拟游武夷舟次渊溪兴尽而返戏嘲·其四

何事尘心未肯灰,寻真中路忽辞回。

思君不奏宾云曲,只唱人间曲可哀。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