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翎翻草去,红觜啄花归。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咏 山 鸡 唐 /温 庭 筠 万 壑 动 晴 景 ,山 禽 凌 翠 微 。绣 翎 翻 草 去 ,红 觜 啄 花 归 。巢 暖 碧 云 色 ,影 孤 清 镜 辉 。不 知 春 树 伴 ,何 处 又 分 飞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云(bì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晴朗的蓝天白云,形容景色美丽明朗。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分飞(fēn fēi)的意思:指分散飞行,形容群体或个人分别离开。
孤清(gū qī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孤立清白、独特高洁,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红觜(hóng zī)的意思:形容人的脸色红润如鸟嘴。
暖碧(nuǎn bì)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温暖宜人。
清镜(qīng jìng)的意思:指心地纯洁,没有杂念。
山禽(shān qín)的意思:山禽指的是栖息在山中的禽鸟,用来比喻人在逆境中坚韧不拔,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
- 注释
- 壑:山谷。
晴景:晴朗的景色。
凌:穿越,凌驾。
翠微:青翠的山色。
绣翎:色彩鲜艳的鸟羽。
红觜:红色的鸟喙。
碧云色:碧绿色的云彩般的色彩。
清镜辉:清澈如镜的水面反射的光辉。
春树:春天的树木。
分飞:鸟类的迁徙或分离。
- 翻译
- 万壑在晴光中闪烁,山中的鸟儿翱翔于青翠之间。
它们翻飞在草丛中,红嘴啄食花朵后归巢。
鸟巢温暖如碧云,孤独的身影映照在清澈的镜面般湖光中。
我不知它们与春天的树木相伴后,又要飞往何处分离。
- 鉴赏
诗人以细腻之笔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山景图。万壑之中,云雾缥缈间,恰似晴空逐渐展现其真容,而山林中的禽鸟亦随之活跃起来,翱翔于碧绿的枝叶之间。
"绣翎翻草去,红觜啄花归"二句,更是以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的动作捕捉到了山鸡在春日里的活泼景象。"绣翎"指的是山鸡华美的羽毛,而"翻草去"则透露出它们在寻觅食物时的自然姿态;"红觜啄花归"中,山鸡那鲜红色的嘴喙与其啄食花朵的景象交织在一起,显得既温馨又生机。
诗人随后笔触转向环境描写,"巢暖碧云色"表明了春日里山林中鸟巢所处的温暖和宁静,而"影孤清镜辉"则借助镜子的光洁来形容山谷间清澈见底的溪流,水中的倒影如同一面悬挂在空中的镜子一般。
最后两句"不知春树伴,何处又分飞"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不舍和好奇。春天里那些与山鸡为伴的树木,又将在哪片天地中再次展开它们的枝叶?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留恋,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生命流动和季节更迭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清明鑽火烹茶
客舍垂杨依旧青,自鑽新火应清明。
故山紫笋谁能摘,倒箧云龙手自烹。
满江红·雨歇前林
雨歇前林,薰风度、琴声清淑。
绮窗迥、张眉初扫,弄弦鸣玉。
三叠瑶池仙侣宴,九江鹤唳清江曲。
政伯莺、此日梦维熊,祥烟馥。
金徽外,音时续。
雕筵上,听难足。
且相将一醉,满倾醽醁。
共祝遐龄何所似,水流不尽高山矗。
算未应、归去抱琴书,云间宿。
贺新郎·门掩长安道
门掩长安道。
卷重帘、垂杨散暑,嫩凉生早。
午梦惊回庭阴翠,蝶舞莺吟未了。
政露冷、芙蓉池沼。
金雁尘昏么弦断,理馀音、尚想腰支袅。
欢渐远,思还绕。
临皋望极沧江渺。
晚潮平、湘烟万顷,断虹残照。
彩舫凌波分飞后,别浦菱花自老。
问锦鲤、何时重到。
楼迥层城看不见,对潇潇、暮雨怜芳草。
幽恨阔、楚天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