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曾无一语,人□不能休。
- 注释
- 梅: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象征坚韧和高洁。
逋仙:林逋,宋代诗人,有‘梅妻鹤子’之誉,以咏梅诗著名。
句:诗句。
点头:比喻表示同意或赞赏。
- 翻译
- 梅花从未开口,人们却无法停止谈论。
我认为林逋的诗句还不够表达梅花的神韵,梅花似乎还未点头认可。
-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诗人对梅花的深刻感悟和独特的情怀。"梅曾无一语,人□不能休"表达了诗人对于梅花的沉默美以及人们对于梅花的不断赞叹和追求。"觉得逋仙句,梅犹未点头"则是说诗人感受到了古代高士(逋仙)对梅花的赞美之词,但即便如此,梅花依旧保持着它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动摇的高贵姿态。
这首诗通过对比诗人的感受和梅花的冷艳,表达了诗人对于梅花超脱尘世、高洁孤傲的美学追求。诗中的意境清新脱俗,既展现了梅花之美,也映射出诗人独到的审美情怀。此外,"妙意有在终无言"一句,则是对整个诗歌所蕴含的深远意境和无言之美的概括,表明有些美好之处,已超越了语言的局限,是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寓冲虚观作
浮来蓬岛定何年,秀出芙蓉片片鲜。
世界风尘无此地,山中丘壑别藏天。
遥凭仙路如堪往,初入玄都暂借眠。
丹灶尚留仙令迹,铜龙还自羽人传。
天边鸾鹤霞齐度,洞口桃花秋亦然。
藜杖每扶朝雨后,樵歌多到晚钟前。
纵无仙骨宁甘俗,说甚尘心不尽捐。
朋好洽来无约束,水云到处恣留连。
坐忘雾色侵筵几,静有泉声送枕边。
岁月长留峰四百,沧桑曾阅世三千。
觉来十载长安路,何似兹游数日缘。
采石登太白楼作
牛渚山前采石矶,回波乱石相撑支。
上开石壁烟霞岛,连峰相向势崄崎。
我来欲访吾家老太白,天风飒飒吹我衣。
白也天上长庚星,偶落人间留姓名。
供奉金銮聊玩世,往往斗酒自沈冥。
凭陵意气山岳折,浩荡胸怀河汉倾。
一从挥手谢金阙,把酒山头问明月。
千秋留此谪仙楼,馀韵流风未销歇。
蛾眉亭碣没蓬蒿,两岸青山片月高。
只见长江汩汩万里送寒涛,极目齐州瀛海渺忽如鸿毛。
楼中之人去不复,楼外斜阳芳草绿。
人生徒苦自结刺,弹丸不及流光速。
奈何不饮,日为浮利浮名成龌龊。
松簧似奏清平曲,长夜岂照金莲烛。
不知何人与公沽酒共夜台,白杨萧萧野花开。
空馀文章千古云汉共昭回,使我今日徘徊瞻眺彷公跨鹤乘云欲下来。
公乎公乎,何不跨鹤乘云遂下来。
《采石登太白楼作》【明·李孙宸】牛渚山前采石矶,回波乱石相撑支。上开石壁烟霞岛,连峰相向势崄崎。我来欲访吾家老太白,天风飒飒吹我衣。白也天上长庚星,偶落人间留姓名。供奉金銮聊玩世,往往斗酒自沈冥。凭陵意气山岳折,浩荡胸怀河汉倾。一从挥手谢金阙,把酒山头问明月。千秋留此谪仙楼,馀韵流风未销歇。蛾眉亭碣没蓬蒿,两岸青山片月高。只见长江汩汩万里送寒涛,极目齐州瀛海渺忽如鸿毛。楼中之人去不复,楼外斜阳芳草绿。人生徒苦自结刺,弹丸不及流光速。奈何不饮,日为浮利浮名成龌龊。松簧似奏清平曲,长夜岂照金莲烛。不知何人与公沽酒共夜台,白杨萧萧野花开。空馀文章千古云汉共昭回,使我今日徘徊瞻眺彷公跨鹤乘云欲下来。公乎公乎,何不跨鹤乘云遂下来。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7067c6bc8a82398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