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戊 子 除 夕 追 和 陈 简 斋 除 夜 一 首 宋 /喻 良 能 世 事 年 来 已 饱 更 ,百 年 今 夕 两 分 平 。窗 间 蜡 炬 偎 人 暖 ,瓶 里 梅 花 照 眼 明 。瓦 屋 三 间 聊 足 喜 ,鬓 霜 千 丈 总 堪 惊 。明 朝 同 上 西 山 望 ,应 有 江 湖 春 水 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饱更(bǎo gēng)的意思:指吃饱了饭后更衣,形容生活富足、安逸。
鬓霜(bìn shuāng)的意思:指人的头发已经变白,象霜一样在鬓边。形容人年老。
春水(chūn shuǐ)的意思:春天的水,比喻希望或新生。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今夕(jīn xī)的意思:今天晚上
蜡炬(là jù)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光辉短暂,即光芒一闪即逝。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千丈(qiān z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高或非常深。
世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世间的事情、事物。
同上(tóng shàng)的意思:与上述相同或相似
瓦屋(wǎ wū)的意思:指房屋简陋、破旧不堪的样子。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眼明(yǎn míng)的意思:形容视力敏锐,洞察力强,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照眼(zhào yǎn)的意思:指事物或言论引起关注、引起注意
- 翻译
- 近年来世事变迁无常,百年光阴今晚恰好对半
窗边的蜡烛温暖依人,瓶中的梅花照亮眼睛
简陋的瓦房已足以带来喜悦,满头白发却令人惊心
明天一同登上西山远望,料想江湖春水定会泛起
- 注释
- 世事:世间的事情。
饱更:经历了很多变化。
百年:一生。
今夕:今晚。
两分平:恰好对半。
蜡炬:蜡烛。
偎人:依偎着人。
瓶里:瓶中。
梅花:梅花。
照眼明:照亮眼睛。
瓦屋:瓦房。
聊足喜:足以让人感到喜悦。
鬓霜:白发。
总堪惊:总是令人惊讶。
明朝:明天。
西山:西山。
江湖:广阔的江河湖泊。
春水生:春水泛起。
-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喻良能的《戊子除夕追和陈简斋除夜一首》描绘了诗人对人生老去的感慨以及对新年的期待。首句“世事年来已饱更”,表达了诗人对世间沧桑变化的深深体验,流露出一种历经风霜后的疲惫感。接着,“百年今夕两分平”暗示岁月如梭,今夕已是百岁的除夕,时光的平衡似乎在这一刻被打破。
“窗间蜡炬偎人煖,瓶里梅花照眼明”两句,通过蜡烛的微光和瓶中梅花的映照,营造出温馨而明亮的除夕夜氛围,也寓含着诗人对生活的珍惜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然而,“瓦屋三间聊足喜,鬓霜千丈总堪惊”又透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白发如霜,让人感叹时光荏苒。
最后,“明朝同上西山望,应有江湖春水生”展望新年,诗人想象与他人一同登高望远,期待新的一年江湖春水涌动,寓意生机勃发,暗含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的回顾,又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丰富的人生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百合
少陵晚崎岖,托命在黄独。
天随自寂寞,疗饥惟杞菊。
古来沦放人,馀馨被草木。
我客汉东城,邻曲见未熟。
不应恼鹅鸭,更忍累口腹。
过从首三张,伯仲肩二陆。
赪肤分子姜,云茁馈萌竹。
冥搜到百合,真使当重肉。
软温甚蹲鸱,莹净岂鸿鹄。
食之傥有助,盖昔先所服。
诗肠贮微润,茗碗争馀馥。
果堪止泪无,欲从望乡目。
奉詶戴帅初架阁见赠二首·其二
吾爱戴安道,隐居绝埃尘。
弹琴聊自娱,书画又绝伦。
岂无召我者,已矣非所欣。
昔我道剡中,山川自清新。
是时夜雪霁,怀哉见其人。
常欲以暇日,慷慨为写真。
之子有祖风,千里响然臻。
我从苏李后,敢言笔墨神。
坐之盘石上,俗物不得亲。
微君动高兴,此意当谁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