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啼(bēi tí)的意思:形容极度悲伤哭泣。
不扬(bù yáng)的意思:不表扬、不夸奖、不吹捧
叱令(chì lìng)的意思:严厉地命令或指责。
春雷(chūn léi)的意思:指春天雷声,比喻激起人们革命斗志的事物或人。
鼓浪(gǔ làng)的意思:形容声音宏亮嘹亮。
光怪(guāng guài)的意思:形容奇特、离奇、怪异。
护持(hù chí)的意思:保护和扶持。
荒冢(huāng zhǒng)的意思:指荒废的坟墓或荒芜的墓地。
昏迷(hūn mí)的意思:指人因疾病、外伤或其他原因而失去知觉,不能清醒。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旧闻(jiù wén)的意思:指过时的消息或旧事。
蛮酋(mán qiú)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粗野、无礼。
扑满(pū mǎn)的意思:形容事情非常仔细、彻底。
声响(shēng xiǎng)的意思:声音宏亮、洪亮。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铜鼓(tóng gǔ)的意思:指古代用铜制成的鼓,比喻有声势,却无实际作用的东西。
万国(wàn guó)的意思:指世界各国,表示众多国家的集合。
为此(wèi cǐ)的意思:为了这个目的;因为这个原因
虾蟆(há má)的意思:指人的外貌丑陋、不入流。
小鬼(xiǎo guǐ)的意思:小鬼是指年幼的孩子,也可以用来形容调皮捣蛋的人。
小儿(xiǎo ér)的意思:指儿童、小孩子。
扬波(yáng bō)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波浪高涨,也比喻声势浩大,影响广泛。
阴风(yīn fēng)的意思:指不吉利的风光或预兆。
周回(zhōu huí)的意思:周围转回,形容事物循环不已。
坐见(zuò jiàn)的意思:亲眼目睹,亲身经历
海不扬波(hǎi bù yáng bō)的意思:形容风平浪静,波澜不惊。
- 鉴赏
这首《铜鼓短歌》由明代诗人张诩所作,以铜鼓为题,描绘了铜鼓的独特形状与声响,以及其背后蕴含的历史故事和文化象征。
开篇“铜鼓之形如扑满,铜鼓之声响春雷”,以形象的比喻描绘出铜鼓的外观与声音,扑满是古代一种储钱的器皿,这里用来形容铜鼓的形状,既突出了其圆润饱满的特点,也暗示了其内在的丰富与深沉。紧接着“旧闻俚僚铸为此,虾蟆十二栖周回”,点明了铜鼓的制作背景,俚僚民族以十二只青蛙环绕铜鼓,寓意着吉祥与和谐,体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
“又闻小儿见蛙怪,蛮酋荒冢中悲啼”描述了铜鼓与民间传说的关联,通过儿童的惊异与酋长的哀伤,展现了铜鼓在俚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承载的历史记忆与情感寄托。
“阴风昼雨作光怪,乘涛鼓浪天昏迷”则将铜鼓的声音与自然景象相结合,通过夸张的手法,渲染出铜鼓声威震天地的效果,仿佛能引发风雨变幻,甚至使天空陷入混沌,进一步强化了铜鼓的神秘与力量。
最后,“镇海将军闻之怒,叱令小鬼为护持。海不扬波在今日,坐见万国来航梯”表达了对铜鼓的保护与尊崇之情。镇海将军的愤怒与命令,显示出对铜鼓的重视与保护,而“海不扬波在今日,坐见万国来航梯”则预示着铜鼓不仅守护着一方海域的和平,更象征着开放与交流,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船只,体现了铜鼓作为文化符号的国际意义。
整体而言,《铜鼓短歌》通过对铜鼓的描绘,不仅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深意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