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草衣道人》
《挽草衣道人》全文
明 / 李时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先生何处去,应驾赤虬飞。

石榻云初冷,丹炉火欲微。

苔痕蜕骨松子落仙衣。

化鹤辽阳外,千秋一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赤虬(chì qiú)的意思:形容龙的颜色红得像火一样,也用来形容人的脸色红得像火一样。

丹炉(dān lú)的意思:比喻修炼内功的地方或方法。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化鹤(huà hè)的意思:指人或物经过变化而变得高尚或优美。

辽阳(liáo yáng)的意思:形容言语辞令犀利,能言善辩。

炉火(lú huǒ)的意思:指技艺或才能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非常纯熟和精湛。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石榻(shí tà)的意思:指坚硬的床铺,比喻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意志。

松子(sōng zǐ)的意思:指人的心胸开阔、性格豁达,不拘小节,不计较得失。

苔痕(tái hén)的意思:指在石头或墙壁上长出的青苔,比喻事物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留下的痕迹。

蜕骨(tuì gǔ)的意思:指人物经历磨难,历经艰辛,最终获得重生或改变命运的过程。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一归(yī guī)的意思:归还、归宿

鉴赏

这首挽歌《挽草衣道人》以哀婉之调,描绘了对逝去道人的深切怀念与对其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赤虬”、“石榻”、“丹炉”、“苔痕”、“松子”等,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幽的氛围,展现了道家文化中的隐逸与超脱。

首句“先生何处去,应驾赤虬飞”,开篇即以疑问与想象的方式,表达了对道人离去的不解与追寻,暗示其已羽化成仙,驾赤虬而去,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石榻云初冷,丹炉火欲微”两句,通过“石榻”与“云”的冷寂,“丹炉”与“火”的微弱,形象地描绘了道人离去后环境的寂静与空灵,进一步渲染了哀伤与缅怀之情。

“苔痕封蜕骨,松子落仙衣”则将道人的遗骸与衣物融入自然之中,以“苔痕”与“松子”为载体,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永恒,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道人精神不朽的信念。

最后,“化鹤辽阳外,千秋更一归”以“化鹤”这一传统意象,表达了道人灵魂的升华与回归,辽阳之外的辽阔天地象征着无限的自由与超脱,千秋之后的再次归来,则是对道人永恒存在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也体现了对道家哲学中生命轮回、超然物外思想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作者介绍

李时行
朝代:明

明广州府番禺人,字少偕。嘉靖二十年进士。知嘉兴县,迁南京兵部车驾主事,坐事罢,遍游吴越、齐鲁名山。有《驾部集》。
猜你喜欢

四十咏·其二十一李少卿应祯

少卿善书法,强起侍中秘。

诏为译经藏,卿也独奏记。

吾道有九经,上其幸留意。

百折终不回,荣名沦末位。

(0)

送吴士游郧阳用贫士韵·其一

高树带微阳,倦鸟相与依。

本为聊托息,非用借光辉。

南亩有栖粮,矫翮且一飞。

晨当暂相辞,夕当复来归。

躄足未朝餐,原尝代其饥。

千载士失职,鼎鼎私所悲。

(0)

和仲蔚元日诗

衡门启初旦,冉冉岁行益。

节序人自欢,焉为同余寂。

块然守一室,惆怅将至夕。

天地虽更始,人生无终极。

念欲昉乐端,忧怀纷如积。

来者日以新,谁能返畴昔。

余生愉在野,披睹中有获。

托素毫翰林,千秋垂金石。

逢掖足禦寒,岂必尽狐白。

兴言实起予,偕子臞山泽。

(0)

章道华见访田居作

抱影寒庐下,春风怡然来。

问言何为尔,有客访蒿莱。

田家无夙供,鸡黍差足陪。

斗酒相劳苦,慷慨兴往怀。

抚衷虽难偶,循迹幸未乖。

携手望白云,海色正崔嵬。

因君明漆胶,友道谁终谐。

(0)

感怀·其二

清晨出游目,顾见南山道。

挟弹美少年,容颜白如缟。

拉攞枯松树,上有乾鹊噪。

熻㸌朱丸流,宛转堕荒草。

企听犹未毕,吉凶不自保。

七尺长为人,焉能制余老。

(0)

拟古七十首·其二十二傅司隶咸杂感

红女恋一机,丈夫慕九州。

拂袖出门去,妻子不足留。

二室造帝基,黄河喷天流。

一览意无馀,西入咸阳游。

咸阳帝子里,车马若云浮。

炊金复馔玉,赵瑟间齐讴。

东家霍司马,西邸平津侯。

南邻外人馆,北户文成楼。

鸡鸣先朝日,起者何所求。

试言平生业,十举九不酬。

北风旦夕吹,敝我黑貂裘。

低回返乡井,耕钓亦悠悠。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