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赤虬(chì qiú)的意思:形容龙的颜色红得像火一样,也用来形容人的脸色红得像火一样。
丹炉(dān lú)的意思:比喻修炼内功的地方或方法。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化鹤(huà hè)的意思:指人或物经过变化而变得高尚或优美。
辽阳(liáo yáng)的意思:形容言语辞令犀利,能言善辩。
炉火(lú huǒ)的意思:指技艺或才能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非常纯熟和精湛。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石榻(shí tà)的意思:指坚硬的床铺,比喻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意志。
松子(sōng zǐ)的意思:指人的心胸开阔、性格豁达,不拘小节,不计较得失。
苔痕(tái hén)的意思:指在石头或墙壁上长出的青苔,比喻事物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留下的痕迹。
蜕骨(tuì gǔ)的意思:指人物经历磨难,历经艰辛,最终获得重生或改变命运的过程。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一归(yī guī)的意思:归还、归宿
- 鉴赏
这首挽歌《挽草衣道人》以哀婉之调,描绘了对逝去道人的深切怀念与对其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赤虬”、“石榻”、“丹炉”、“苔痕”、“松子”等,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幽的氛围,展现了道家文化中的隐逸与超脱。
首句“先生何处去,应驾赤虬飞”,开篇即以疑问与想象的方式,表达了对道人离去的不解与追寻,暗示其已羽化成仙,驾赤虬而去,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石榻云初冷,丹炉火欲微”两句,通过“石榻”与“云”的冷寂,“丹炉”与“火”的微弱,形象地描绘了道人离去后环境的寂静与空灵,进一步渲染了哀伤与缅怀之情。
“苔痕封蜕骨,松子落仙衣”则将道人的遗骸与衣物融入自然之中,以“苔痕”与“松子”为载体,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永恒,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道人精神不朽的信念。
最后,“化鹤辽阳外,千秋更一归”以“化鹤”这一传统意象,表达了道人灵魂的升华与回归,辽阳之外的辽阔天地象征着无限的自由与超脱,千秋之后的再次归来,则是对道人永恒存在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也体现了对道家哲学中生命轮回、超然物外思想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仲蔚元日诗
衡门启初旦,冉冉岁行益。
节序人自欢,焉为同余寂。
块然守一室,惆怅将至夕。
天地虽更始,人生无终极。
念欲昉乐端,忧怀纷如积。
来者日以新,谁能返畴昔。
余生愉在野,披睹中有获。
托素毫翰林,千秋垂金石。
逢掖足禦寒,岂必尽狐白。
兴言实起予,偕子臞山泽。
拟古七十首·其二十二傅司隶咸杂感
红女恋一机,丈夫慕九州。
拂袖出门去,妻子不足留。
二室造帝基,黄河喷天流。
一览意无馀,西入咸阳游。
咸阳帝子里,车马若云浮。
炊金复馔玉,赵瑟间齐讴。
东家霍司马,西邸平津侯。
南邻外人馆,北户文成楼。
鸡鸣先朝日,起者何所求。
试言平生业,十举九不酬。
北风旦夕吹,敝我黑貂裘。
低回返乡井,耕钓亦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