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韩孟郁禺东小筑》
《题韩孟郁禺东小筑》全文
明 / 区怀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幽人远思,傍郭剪茅茨

林响啸鸾凤苔痕游鹿麋。

春池碧海入,暗牖白云期。

自许鸿宝,独令芳径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暗牖(àn yǒu)的意思:指窗户被封闭或遮挡,没有光线透入。也比喻知识贫乏,思想闭塞。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碧海(bì hǎi)的意思:碧海指的是湛蓝的海洋,形容海水清澈透明。

芳径(fāng jìng)的意思:指美丽的小道或小径。

鸿宝(hóng bǎo)的意思:鸿宝是一个用来形容人才或者物质财富极其丰富的词语。

令芳(lìng fāng)的意思:指美好的芳香气息,也可用来形容美好的音乐声音。

鸾凤(luán fèng)的意思:鸾凤是指传说中的两种神鸟,代表着美好的事物或优秀的人物。在成语中,鸾凤常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的和谐、美好的关系。

茅茨(máo cí)的意思:茅茨是一个形容词,表示住所简陋、破旧不堪。

苔痕(tái hén)的意思:指在石头或墙壁上长出的青苔,比喻事物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留下的痕迹。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远思(yuǎn sī)的意思:深思熟虑,远见卓识

自许(zì xǔ)的意思:自我夸耀,自我吹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在郊外建造的小屋周围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内心的宁静。首句“幽人多远思”,点出隐士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深远的思考。接着,“傍郭剪茅茨”描绘了隐士在城郊亲手搭建茅屋的情景,展现了其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

“林响啸鸾凤,苔痕游鹿麋”两句,通过鸾凤的鸣叫和鹿麋在苔痕上漫步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隐士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接下来,“春池碧海入,暗牖白云期”则以春日池水的碧绿和透过窗户的白云,象征着隐士内心的平静与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最后,“自许秘鸿宝,独令芳径知”表达了隐士珍视内心的宝藏,即知识与智慧,并希望这些珍贵的东西能被经过的芳径所知晓,寓意着他的生活哲学和精神追求,虽隐于山林,却能影响和启迪他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高远境界。

作者介绍

区怀瑞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启图。少有才,为辅臣赵志皋所重。天启七年举人,授当阳县知县。时县邑残破不堪,莅任后设义仓,兴学校,招集逃亡,民得稍安,有政声。后补平山令,告归。有《趋庭稿》、《游燕草》、《游滁草》等。
猜你喜欢

苏台览古

吴王昔目好吴钩,义士三千尽列侯。

霸业巳随云北散,雄图空复水东流。

荒台寂寂渔樵路,故垒萧萧草树秋。

惟有馆娃宫里曲,至今歌向采菱舟。

(0)

九日

九日吾家会,遥怜骨肉欢。

一身怀橘负,群弟把萸难。

蜀道向愁险,楚江今更寒。

白云空荏苒,可得故园看。

(0)

送孔詹事考绩之京

宣尼德泽长,直与乾坤并。

委祉及云仍,贤哲相辉映。

君生千载后,亦复钟其庆。

黄甲蜚英声,青琐司谏诤。

春宫资赞翼,启沃摅忠荩。

棘署佐祥刑,庶狱称明慎。

宸衷犹简念,家学承先圣。

宠擢侍经筵,眷遇日弥盛。

君心益感激,朝夕图报称。

批鳞发谠言,誓将禆圣政。

圣明天地量,讵肯遗忠正。

为念汉阳民,连岁遭饥馑。

遂命汲长孺,卧治苏民病。

一朝怀旧弼,旋复锡恩命。

重拜旧时官,来览金陵胜。

人生若浮萍,聚散嗟无定。

昨日幸相逢,诗酒发佳兴。

今朝复分手,奏绩重趋觐。

九重图治勤,寤寐思英俊。

定见沐殊恩,金瓯覆名姓。

努力效嘉猷,致君迈尧舜。

(0)

夏日读书树下

高树凉风落翠阴,古诗三百治平音。

壮年且尽双瞳力,莫为功名易动心。

(0)

赋得曲院风荷赠别

露叶漾涟漪,风凉水院时。

翠轻愁欲断,珠圆不自持。

低昂随芰盖,翩翻卷钓丝。

盘折惊鱼游,规荡宿禽疑。

为语莲舟女,聊将赠别离。

(0)

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其十一冬至逢忌日

永诀经年,浑不禁、呼天抢地。

念执手、弥留嘱付,宛然昨事。

尽道阳春回律口,可能吹转幽魂至。

正愁添、如线引针铓,心头刺。杯棬在,空思嗜。

楮币设,空流泪。羡奉觞此日,伯仁兄弟。

幸似阿奴都碌碌,生前死后长相侍。

奈风飘、翣铎挽歌催,行将逝。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