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我对问社,误看周人栗。
谁将一拯之,春和布穷窟。
剥肤(bō fū)的意思:指残酷地虐待或折磨人。
楚钳(chǔ qián)的意思:指言辞犀利,刺人心窝。
春和(chūn hé)的意思:春天的和暖气候,指和谐、融洽的关系。
疵摘(cī zhāi)的意思:指挑剔别人的缺点或错误。
对问(duì wèn)的意思:互相询问,相互追问。
和布(hé bù)的意思:指和睦相处,和谐友好
明刑(míng xíng)的意思:公开而严明的刑罚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钦恤(qīn xù)的意思:钦佩并同情悲痛
同胞(tóng bāo)的意思:同胞指的是同一个母亲所生的兄弟姐妹,也可以泛指同一个国家、民族或团体的人。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细故(xì gù)的意思:指微小的事情或小节,也可指琐碎的事情。
遗风(yí fēng)的意思:指过去的风尚、习俗、传统等在现在仍然存在或保留下来的痕迹。
这首明代诗人庞嵩的诗《又赠别王阳冈赴召二首(其二)》以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对公正清明的向往。诗中通过“宰我对问社,误看周人栗”暗指官场风气的偏差,批评官员们过于苛刻,如同战国时周人的苛政,使人感到压抑。接着,“千载嘘遗风,竞言淬刀笔”进一步揭示了这种恶劣风气的长久影响,暗示文人墨客也卷入其中,过分雕琢文字,忽视了民生疾苦。
“吹疵摘细故,脔胾凌万物”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吹毛求疵、压榨百姓的行为,如同分割肉类一般无视众生。诗人悲叹“哀我同胞民,楚钳剥肤骨”,直接表达了对底层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用“楚钳”这一典故形容其困苦境遇。
最后,诗人呼唤谁能解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提出“谁将一拯之,春和布穷窟”的期盼,希望公正如春日阳光普照贫穷的角落。诗的结尾,诗人赞扬王阳冈,称其为明刑而体恤民情的好官,表达了对清廉公正的理想人格的推崇。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犀利的笔触揭示社会问题,同时寄托了对理想政治的期待,具有鲜明的社会批判意识和人文关怀。
晨装未解,唤疏帘轻舫,且留君住。
缓点筠篙清镜里,穿入浓阴千树。
虾簏倾鲜,雁壶泻碧,便作蚕乡主。
蕉衣试扇,团圞招得吟侣。
小小钿翠春山,无多烟景,最是关情处。
花地烧香人散后,剩有湔裙溪女。
藉草桥根,回桡沙尾,旧识閒鸥鹭。
江南归客,断魂重记前度。
公言愁。愁未了,我始言愁。
总是愁城,何日破除方休。
吴市里酒徒落魄,王生召我为俦。
桓野笛,杨恽缶,并呼鼓史岑牟。同作南冠楚囚。
各相对唏嘘,亦复何求。散尽千金,一剑蒯缑空留。
歌相乐、也因而泣,怎销磨短发盈头。
只落得,两人白眼,共醉扬州。
美人从古怕妆残,邀宠争妍到此难。
要卜倾心谁妾爱,独将真色与人看。
轻身祇恐奔归月,清气偏宜坐近兰。
我有无穷天壤恨,为卿鸳牒也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