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赠别王阳冈赴召二首·其二》
《又赠别王阳冈赴召二首·其二》全文
明 / 庞嵩   形式: 古风

宰我对问社,误看周人栗。

千载遗风,竞言淬刀笔。

疵摘细故,脔胾凌万物

哀我同胞民,楚钳剥肤骨。

谁将一拯之,春和布穷窟。

我爱王阳冈,明刑钦恤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剥肤(bō fū)的意思:指残酷地虐待或折磨人。

楚钳(chǔ qián)的意思:指言辞犀利,刺人心窝。

春和(chūn hé)的意思:春天的和暖气候,指和谐、融洽的关系。

疵摘(cī zhāi)的意思:指挑剔别人的缺点或错误。

对问(duì wèn)的意思:互相询问,相互追问。

和布(hé bù)的意思:指和睦相处,和谐友好

明刑(míng xíng)的意思:公开而严明的刑罚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钦恤(qīn xù)的意思:钦佩并同情悲痛

同胞(tóng bāo)的意思:同胞指的是同一个母亲所生的兄弟姐妹,也可以泛指同一个国家、民族或团体的人。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细故(xì gù)的意思:指微小的事情或小节,也可指琐碎的事情。

遗风(yí fēng)的意思:指过去的风尚、习俗、传统等在现在仍然存在或保留下来的痕迹。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庞嵩的诗《又赠别王阳冈赴召二首(其二)》以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对公正清明的向往。诗中通过“宰我对问社,误看周人栗”暗指官场风气的偏差,批评官员们过于苛刻,如同战国时周人的苛政,使人感到压抑。接着,“千载嘘遗风,竞言淬刀笔”进一步揭示了这种恶劣风气的长久影响,暗示文人墨客也卷入其中,过分雕琢文字,忽视了民生疾苦。

“吹疵摘细故,脔胾凌万物”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吹毛求疵、压榨百姓的行为,如同分割肉类一般无视众生。诗人悲叹“哀我同胞民,楚钳剥肤骨”,直接表达了对底层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用“楚钳”这一典故形容其困苦境遇。

最后,诗人呼唤谁能解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提出“谁将一拯之,春和布穷窟”的期盼,希望公正如春日阳光普照贫穷的角落。诗的结尾,诗人赞扬王阳冈,称其为明刑而体恤民情的好官,表达了对清廉公正的理想人格的推崇。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犀利的笔触揭示社会问题,同时寄托了对理想政治的期待,具有鲜明的社会批判意识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庞嵩
朝代:明   字:振卿   籍贯:广东南海

庞嵩,字振卿,学者称弼唐先生,广东广州府南海县张槎弼唐村人(今属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举人,后任应天府通判,代理府尹八年。后任南京刑部员外郎,升郎中。调任云南曲靖知府,晚年受聘至西宁县(今郁南)讲学,培养生员不少。著有《太极解图书解》、《弼唐遗言》和《弼唐存稿》。
猜你喜欢

念奴娇.暮春偕蘅圃从白下归,约里门诸子汎舟峡石分赋

晨装未解,唤疏帘轻舫,且留君住。

缓点筠篙清镜里,穿入浓阴千树。

虾簏倾鲜,雁壶泻碧,便作蚕乡主。

蕉衣试扇,团圞招得吟侣。

小小钿翠春山,无多烟景,最是关情处。

花地烧香人散后,剩有湔裙溪女。

藉草桥根,回桡沙尾,旧识閒鸥鹭。

江南归客,断魂重记前度。

(0)

梦扬州.邗上逢王考功西樵

公言愁。愁未了,我始言愁。

总是愁城,何日破除方休。

吴市里酒徒落魄,王生召我为俦。

桓野笛,杨恽缶,并呼鼓史岑牟。同作南冠楚囚。

各相对唏嘘,亦复何求。散尽千金,一剑蒯缑空留。

歌相乐、也因而泣,怎销磨短发盈头。

只落得,两人白眼,共醉扬州。

(0)

甘州子·其一溪边

金沙滩上落枫初。芦叶岸,一床书。

轻帆林外夕阳疏。烟水半含糊。

垂钓久、端只为鲈鱼。

(0)

金陵女校书谢玉独居秋影楼洗妆谢客余与张香严秀才访之煮茗清谭殊有高致王脩微卞玉京一流人也临别留赠

美人从古怕妆残,邀宠争妍到此难。

要卜倾心谁妾爱,独将真色与人看。

轻身祇恐奔归月,清气偏宜坐近兰。

我有无穷天壤恨,为卿鸳牒也心寒。

(0)

妒媒·其一

燕妒莺猜要避嫌,近来行止倍矜严。

描成花样慵针黹,锁定眉痕对镜奁。

倚柱有时情怏怏,扶床终日病恹恹。

明知窗外檀郎过,反托关窗一捲帘。

(0)

浪淘沙·其一送春

镇日闭帘栊。着甚情悰。一春总在病愁中。

断送少年成白首,雨雨风风。新绿渐成丛。

燕懒莺慵。拚将钿盒葬残红。

嘱付明年重到此,莫又匆匆。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