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兵后入故里》
《兵后入故里》全文
清 / 刘祖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不到家乡久,今来却非

苍茫三径在,耆旧几人归。

乱草侵残雨,荒池带落晖

秋风吹短鬓,愁绝柴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残雨(cán yǔ)的意思:指雨势已经过去,只剩下雨水滴落的残余。

苍茫(cāng má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无边无际的样子。

柴扉(chái fēi)的意思:指家中的大门或门扉。

愁绝(chóu jué)的意思:极度忧愁,悲伤到极点

到家(dào jiā)的意思:达到最高水平或程度,完全掌握

家乡(jiā xi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出生地或长大的地方。

今来(jīn lái)的意思:指现在、近来的时候。

来事(lái shì)的意思:指某种情况或事情发生了,特指女性月经来潮。

落晖(luò huī)的意思:太阳落下山头,天色渐暗。

侵残(qīn cán)的意思:指侵犯、摧残、毁坏。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却非(què fēi)的意思:表示事实与常识相反,与过去的情况相反。

三径(sān jìng)的意思:指三条道路,比喻做事情的方法或途径。

耆旧(qí jiù)的意思:指年老物旧,形容东西或人的年代久远,破旧不堪。

不到家(bú dào jiā)的意思:指某种事物或行为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或程度。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刘祖启的《兵后入故里》描绘了战乱之后诗人重返故乡的场景。首句“不到家乡久”表达了诗人离家日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期盼。次句“今来事却非”则揭示了现实与期待之间的巨大反差,暗示家乡已遭受兵燹,人事变迁。

第三句“苍茫三径在”描绘了家园荒凉,小路孤独而迷茫,显示出战后的凄凉景象。第四句“耆旧几人归”进一步强调了亲朋好友的流失,只剩寥寥几人归来,增添了悲凉气氛。

第五、六句“乱草侵残雨,荒池带落晖”通过描绘乱草蔓生、雨后的荒芜池塘以及夕阳余晖,强化了家园荒废的视觉效果,渲染出一种衰败和寂寥的意境。

最后两句“秋风吹短鬓,愁绝倚柴扉”,诗人以秋风中的自己为喻,短发飘零,满心愁绪,倚靠柴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战乱后的家园,内心深处的无奈和无尽的哀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战乱背景下个人命运的沉浮与家园的沧桑。

作者介绍

刘祖启
朝代:清

刘祖启,字显之,东莞人。诸生。有《留稚堂集》。
猜你喜欢

园乐诗为东园伯丈赋十二韵

先生结发好丘园,老隐非同学圃樊。

绿竹盛时长少事,紫萝深处寂无諠。

垦添荒址馀多地,灌引清渠出有源。

水暖鱼虾随瓮汲,畦春蛙蚓逐锄翻。

晚菘漫采苗兼韭,乱莽閒薅卉杂萱。

红甲绀牙浮土面,碧莎苍耳护墙根。

午窗棋罢云行影,夜院香消月过痕。

松下斗茶联石鼎,花边劝酒倒银樽。

琴坛久任封苔净,砚沼常因洗药浑。

植得芝兰沾花雨,树来梅柳发晴暾。

驱驰攘攘怜南北,栖止洋洋自旦昏。

谁识先生真乐趣,浩歌落落信乾坤。

(0)

送项公回浙江祭祖·其一

河头杨柳青丝丝,临河送别攀柳枝。

百官骑从密如雨,何异画工图画之。

举鞭欲发向南去,极目天台渺何处。

担头诗卷灿可观,铁网捲去珊瑚树。

羡君富贵归故乡,衣锦白马春昼光。

丈夫壮志有如此,忠孝两尽名斯扬。

兹行不负平生愿,奚惜风霜经历遍。

百年丘陇顿生辉,九族宗姻重会面。

追忆离家六七年,归来松菊犹依然。

何妨斗酒悦情话,掀髯一笑东风前。

琼台双阙虽云好,未许优游直终老。

祗恐王庭注目长,东书早上江南道。

(0)

次项公韵

久客辽西苦厌尘,岁寒傲过喜逢春。

江河二月坚冰泮,天地一元生物新。

怀母愁添堂北草,爱君思献涧中芹。

宦途谁是知心者,赖有斯文骨肉亲。

(0)

敬和元日韵

鸿胪当殿赞朝仪,百辟衣冠拜玉墀。

天地三阳开泰日,华夷一统大明时。

皇皇圣主恩涵育,穆穆贤王敬缉熙。

何幸小臣逢盛事,承筐玉帛骏奔驰。

(0)

五月朔日雨中有怀灵谷禅师

涔涔西塘雨,曀曀北山云。

云从望边起,雨向睡中闻。

徂雨迷故辙,归禽失前群。

异乡多知友,缱绻独论文。

(0)

大宁杂诗·其二

边头极目正漫漫,随处平川似海宽。

地势北来通白霫,塞尘西去接乌桓。

冰霜山谷千秋雪,风露衣裳六月寒。

故国老亲知念我,凭谁传语报平安。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