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闻萧伯和与子上弟读书》
《夜闻萧伯和与子上弟读书》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少日耽书病得臞,何曾灯火稍相疏。

如今老懒那能许,卧听邻斋夜读书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nxiāobǎishàngshū
sòng / yángwàn

shǎodānshūbìngcéngdēnghuǒshāoxiāngshū

jīnlǎolǎnnéngtīnglínzhāishū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耽书(dān shū)的意思:指因过度沉迷于读书而忽视其他事务,耽误了工作、学习或生活。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那能(nà néng)的意思:表示事情的发生或结果完全不可能或不可能实现。

能许(néng xǔ)的意思:能够实现愿望或达到目标。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少日(shǎo rì)的意思:少年时光、年轻时的日子

翻译
年轻时沉迷于读书以至于身体瘦弱,那时从不曾有一刻灯火稍显疏忽。
如今老了懒散,哪里还能允许自己,只能躺着听隔壁书斋夜晚的读书声。
注释
耽书:沉迷于读书。
臞:形容人消瘦。
何曾:曾经。
灯火稍相疏:对读书稍有懈怠。
老懒:年老懒散。
那能许:怎能允许自己。
卧听:躺着听。
邻斋:隔壁的书斋。
夜读书:夜晚还在读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饱学之士的生活变迁和对知识渴望的转变。"少日耽书病得臞,何曾灯火稍相疏"表明作者年轻时致力于学习,甚至因过度用脑而身体虚弱,却从未间断过夜以继日地读书。"如今老懒那能许"则表现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知识的渴望虽然有所减退,但仍不忍心完全放弃。

最后一句"卧听邻斋夜读书"则是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一个描写,作者即使躺在床上,也愿意倾听远处书房中传来的读书声,这反映了他对学习的执着和热爱。整首诗通过对比年轻时的勤奋与老年的懒惰,展现了一位学者一生的求知历程,以及知识追求如何伴随其生命的不同阶段而有所变化。这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终身学习、不断进取精神的推崇。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雪二首·其二

砚水池先冻,窗风酒易消。

鸦声出山郭,人迹过村桥。

稍急方萦转,才深未寂寥。

细光穿暗隙,轻白驻寒条。

草静封还折,松攲堕复摇。

谢庄今病眼,无意坐通宵。

(0)

诗三百三首·其二八○

自古诸哲人,不见有长存。

生而还复死,尽变作灰尘。

积骨如毗富,别泪成海津。

唯有空名在,岂免生死轮。

(0)

诗三百三首·其二二○

时人见寒山,各谓是风颠。

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缠。

我语他不会,他语我不言。

为报往来者,可来向寒山。

(0)

村行遇猎

猎师纷纷走榛莽,女亦相随把弓矢。

南北东西尽杀心,断烧残云在围里。

鹘拂荒田兔成血,竿打黄茅雉惊起。

伤嗟个辈亦是人,一生将此关身己。

我闻天地之大德曰生,又闻万事皆天意。

何遣此人又如此,犹更愿天公一丈雪,深山麋鹿尽冻死。

(0)

咏春雪

光映妆楼月,花承歌扇风。

欲妒梅将柳,故落早春中。

(0)

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