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如梦令·其二》
《如梦令·其二》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词  词牌: 如梦令

回首芜城旧苑。还是翠深红浅。

春意无多斜日满帘飞燕不见。不见。

门掩落花庭院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春意(chūn yì)的意思:春天的气息或意味。

飞燕(fēi yàn)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敏捷。

还是(hái shi)的意思:表示在几个选择之间,最终选择了某个,强调对比或肯定最终的决定。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庭院(tíng yuàn)的意思:指家庭的院子或宅院。

芜城(wú chéng)的意思:指草木繁茂、城市繁华的景象。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斜日(xié rì)的意思:夕阳斜照的时候,指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暗示事物已经到了结束或衰落的阶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的《如梦令(其二)》,是一首抒发对往昔美好时光怀念之情的词。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通过精巧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逝去岁月的无限留恋。

“回首芜城旧苑”一句,以一个转身回望的动作开篇,诗人通过“芜城旧苑”的描绘,让人们想象到一个荒废但依然保持着往日风貌的地方。这里,“芜城”寓意着过去繁华如今已成遗迹,而“旧苑”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隐喻。

接着,“还是翠深红浅”一句,通过对绿色和红色的描述,再现了当年的景致。尽管颜色不如从前鲜明,但依然带有一丝生机,这反映出诗人心中的情感是复杂且矛盾的,他既接受不了时间的流逝,又不得不承认那美好的时光已经渐行渐远。

“春意已无多,斜日满帘飞燕”一句,则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的景象。诗人通过夕阳、窗帘和飞燕来表达时间流逝带来的哀伤感慨,春光易逝,更是加深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不见。不见。门掩落花庭院”一句,以重复的“不见”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哀愁。门扉关闭,落花满庭,不仅是景象的描绘,也是对过往美好的无奈放弃和告别。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华,更让后人在阅读时能够产生共鸣,感受到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尽的怀旧之情。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和刘制参遗梅·其一

群玉峰头惯见春,此花常寓雪霜仁。

东风又促孤山去,应向香边念故人。

(0)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其三

部符南粤转轺车,三宝新题表义闾。

药石好携灵运句,素筠留得蔡邕书。

平原架上衣无主,过客堂中食无鱼。

见说下帷多俊士,共瞻司马慕相如。

(0)

题金陵杂兴诗后·其二

池边石是南朝石,绿染苔花亦可怜。

今日波平人事变,白鱼犹自跃天泉。

(0)

升元寺·其一

看尽庵前手种松,草堂聊复少从容。

令人却忆骑驴老,悔不终身作卧龙。

(0)

李允成次彦博韵见示仍用韵答之三首·其三

俛眉聊卓鲁,高步故夔龙。

倦翮閒霜鹗,苍棱老涧松。

只应安小试,正自耻先容。

泚笔书三异,他山玉可攻。

(0)

自离芜湖多阻风是日早次雁汊风顺亟驾帆以行既而稍驶落帆之半晚次雷口舟人以贪风曛暮不得泊几危

九牛可倒曳,兼旬逆风里。

老来砚笔衰,文思每如此。

篙儿疲晚牵,赤日汗流趾。

峻阪有疾圆,秃羽无纵矢。

朝来日初亮,旗脚忽西指。

竖帆沸群呼,劈浪轻一苇。

路经百家村,鸡豚不敢市。

有客访江浒,疾谈幸其起。

过目不留瞬,倏忽洲渚异。

一日三日程,长年抃而喜。

敏者贵乘便,拙者拱以俟。

齐人诮轲迂,秦亦毒鞅驶。

吾尝为此论,谁肯味无味。

使帆勿尽风,如食勿尽美。

君看赤手人,重负亦俱至。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