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庆阃治十咏·其六龙虎屏》
《重庆阃治十咏·其六龙虎屏》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不逐风云去,盍求山泽安。

祗怜当笔者,空作画屏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笔者(bǐ zhě)的意思:指自称为“笔者”的人,表示作者自己。

当笔(dāng bǐ)的意思:指在特定的时机,能够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人或事物。

风云(fēng yún)的意思:风云指的是风云变幻,形容世事变化快速,多用来形容人物的兴衰或事物的变迁。

画屏(huà píng)的意思:指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山泽(shān zé)的意思:山泽指山川和湖泽,代表着自然界的景观和资源。

作画(zuò huà)的意思:指绘画、创作艺术作品。

注释
风云:比喻世事变迁、仕途浮沉。
盍:何不,为什么不。
山泽:山林湖泽,指隐居之地。
祗:只是。
当笔:此处指画卷。
空:白白地,徒然。
画屏:装饰用的屏风,也可指画卷。
翻译
不愿随风逐流漂泊,何不寻求山林湖泽的安宁。
只可惜我这幅画卷,只能被当作装饰的屏风观看。
鉴赏

这两句诗蕴含着诗人深厚的山水之情与对理想状态的向往。"不逐风云去,盍求山泽安"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和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其中“不逐风云去”暗示着不随波逐流,不为外界变化所动摇;而“盍求山泽安”则表现出对自然之美、宁静生活状态的渴望,"盍"在这里有寻求的意思,整个句子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定。

"祗怜当笔者,空作画屏看"这句话则流露出诗人对艺术创作中真挚情感的珍视,以及对作品传世价值的思考。“祗怜”意味着深切地爱惜,“当笔者”指的是当下握笔的人,即诗人自己;“空作画屏看”则表明诗人将自己的心血和才华倾注于画中,希望通过艺术作品传递给后世,让人们能够从中获得感悟。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怀,更反映出其对于自然、艺术与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甲申中秋与萧文明登东楼待月和东坡江月诗五章·其五

五更月西下,云暝四山幽。

棹舣袁郎渚,杯停庾亮楼。

良宵不易得,一隔动经秋。

诗成倍惆怅,谁为商声讴。

(0)

落梅

为怜清净出尘中,喜逐仙山午夜风。

弄玉去时云暗淡,飞琼下界月朦胧。

冰魂卧骨全真性,绝岛荒郊入化功。

铁笛吹残人在否,依然深锁蕊珠宫。

(0)

指月楼

长与青山作比邻,溪光云影自相亲。

楼头片月分明在,谁是当年指月人。

(0)

郑珠江太史特授给谏拜命日诗札见寄赋答一章遥致相期之意

南方有鸟生桂林,九苞五色何森森。

一鸣再鸣天下闻,三鸣谱作箾韶音。

翱翔直上木天去,宫商妙叶薰风琴。

重华协帝大欢喜,赓歌咨尔谐朕心。

朕心欲广求言路,衮职有阙畴当补。

手持白简出词林,拜首彤墀受温语。

退食沉吟思古人,千秋事业遥相许。

史鱼如矢不足多,岭南直道肩相摩。

曲江风度著金鉴,后来更有崔菊坡。

大声秀才动人主,百折刚峰迥不磨。

山人上书议大礼,布衣越俎光岩阿。

古今贤达信不少,超前轶后当如何。

宵衣假寐夜中饭,焚草封章坐待旦。

听鸡骑马行出门,陌路回车避台谏。

搢笏批将颔下鳞,牵衣攀折廷前槛。

大臣小臣心胆寒,远人近人拭目看。

故山猿鹤久岑寂,孤峰独立思长安。

何人手挹天河注,大地为霖复为雨。

馀波写入锦霞笺,重叠泥封封不住。

鲤鱼寄书江水流,江水春生閒白鸥。

珠江渔父今何处,翘首五云天际头。

(0)

送陈讱庵还长沙

宽行毛孔中,猛然发长笑。

土旷人亦稀,知音一何少。

客从长沙来,此意独了了。

结发读楞严,师心穷要妙。

相逢选佛场,心大志不小。

自恨出家迟,苦被红尘扰。

期我五年来,寻师入丹峤。

行矣勿复云,前期尚绵邈。

一息不相知,五年非所晓。

客去掩荆扉,空林见归鸟。

(0)

答人

诗篇多谢远咨询,读罢翻教愧此身。

缘薄久亏丛席望,才疏惟爱住山贫。

白云谷里初无我,黄叶溪边定有人。

胜事到来消息尽,寒岩枯木不知春。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