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湘阴·其二》
《湘阴·其二》全文
清 / 张问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三十六湾斑竹林,船窗落日森森

拈毫欲问倪高士如此丹青何处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斑竹(bān zhú)的意思:指有斑纹的竹子,比喻人的品质或能力有所不同。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高士(gāo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高深学问的人。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拈毫(niān háo)的意思:指拿起毛笔。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森森(sēn sēn)的意思:形容树木茂密、森林密集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气氛紧张、可怕或是威严的样子。

竹林(zhú lín)的意思:指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三十六(sān shí liù)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无法预测或掌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湘阴地区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

首句“三十六湾斑竹林”,以数字“三十六”营造出一种悠长、连绵不绝的意境,斑竹林则赋予了画面以生机与雅致,暗示着这片土地的丰富与美丽。接下来,“船窗落日风森森”一句,将视角转向了水面上,夕阳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与远处的斑竹林相映成趣,而“风森森”则为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分动态感和凉爽之感,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面的清凉。

“拈毫欲问倪高士,如此丹青何处寻。”这两句诗则转向了对艺术的探讨。诗人手持画笔,想要寻找那位高人倪高士所绘的画卷,以此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这里的“丹青”不仅指具体的绘画作品,更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理想化追求和对艺术境界的向往。通过这一问,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流露出对艺术创作的深刻思考和对高超技艺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湘阴地区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艺术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美学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张问陶

张问陶
朝代:清   字:仲冶   生辰:1764—1814

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一字柳门,号船山、蜀山老猿,清四川遂宁人。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因故乡四川遂宁城郊有一座孤绝秀美的小山,形如船,名船山,便自号船山,亦称“老船”。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江南道监察御史、吏部郎中。后出任山东莱州知府,后辞官寓居苏州虎邱山塘。
猜你喜欢

前岁春仆与献臣同饯常山公于苑西曾未再期已均师门之痛兼承即日亲奉攒涂追往悼今哽涕无已因成短诗抒感谅心契之同戚也

昔岁西郊饯,曾瞻出守麾。

今年东第哭,便叹哲人萎。

辰巳空成谶,膏肓不遇医。

诘朝闻衮敛,心折寝门悲。

(0)

郎中胡君出守三衢特枉长韵一篇曲叙故人之契且有嘉命别督饯章牵课所成老拙多愧聊以奉扬高节尔

南宫仙客欲归休,更领铜符越绝州。

郎位虽嗟三不遇,友声偏喜两相求。

朝端引籍辞群鹭,天外忘机信白鸥。

行矣松乔君自爱,虚名官职压人头。

(0)

河阳秋思六首·其五

久雨收寒潦,层飔荡薄埃。

鸣蛙鼓吹歇,高雁弟兄来。

食肉嗟谋短,关弓任世猜。

故园三径在,新菊几丛开。

(0)

和朱舅暮春积雨

沮洳江云寂寞春,一轩风雨叹弥旬。

灰残淮馆蟾韬晕,石去湘陵燕湿身。

委路落花红罢舞,傍楼低柳绿争颦。

萧萧枉结年华恨,愁煞西州掩鼻人。

(0)

对月

萧寂东轩坐,徘徊月驭来。

风休凉晕缺,旬破晚弦开。

紫汉沈星树,仙茎逼露杯。

谁怜故林鹊,终夕自惊猜。

(0)

祭春偶作呈通判职方

关外春来亦可怜,平明箫鼓浊河边。

殿门恩泽催幡胜,不预朝簪整八年。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