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园·其一》
《西园·其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茨菰菱叶外,茭笋藕根边。

乳结三冬米,泥耕十里莲。

白通江水活,肥出土膏鲜

老圃多居此,横塘不种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出土(chū tǔ)的意思:指古代文物或古代遗迹从地下被发掘出来。

茨菰(cí gū)的意思:指人的品德或行为像茨菰一样刺人。

冬米(dōng mǐ)的意思:指冬天的谷物,比喻存储备用的食物或财富。

膏鲜(gāo xi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新鲜、美味。

江水(jiāng shuǐ)的意思:指江河水流,多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

茭笋(jiāo sǔ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成长过程中,因被压抑而无法展露真正的实力或潜力。

老圃(lǎo pǔ)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也可以指老农民。

三冬(sān dō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冬天。

土膏(tǔ gāo)的意思:指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种田(zhòng tián)的意思:指农民种植农作物的活动,也比喻自己辛勤努力地工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园内丰富的自然景观与农耕生活,充满了浓厚的田园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首句“茨菰菱叶外,茭笋藕根边”,诗人以茨菰、菱叶、茭笋、藕根这些生长在水边的植物为背景,展现了西园的自然环境,仿佛一幅生动的水边风光图。

接着,“乳结三冬米,泥耕十里莲”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农事活动,通过“乳结三冬米”形象地描绘了稻谷的丰收景象,而“泥耕十里莲”则展示了莲田的广阔与勤劳的农民在泥泞中耕作的辛劳,两相对照,既表现了农事的艰辛,也体现了收获的喜悦。

“白通江水活,肥出土膏鲜”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水的清澈与土壤的肥沃,江水流动,滋养着两岸的生灵,土质肥沃,孕育出丰饶的农作物,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生。

最后,“老圃多居此,横塘不种田”两句,诗人通过“老圃”这一形象,表达了对农夫智慧与勤劳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西园不仅是农田,更是农夫们安居乐业的地方,横塘的存在可能意味着这里有丰富的水资源,为农耕提供了便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西园自然景色和农耕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江南地区独特的田园风光和农耕文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劳动人民的深深敬意。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同诸兄弟游圣寿寺

野寺同游处,秋光雨后晴。

空阶疏树影,古木乱蝉声。

客至僧还定,时危境自清。

暂来忘俗虑,共坐夕阳倾。

(0)

冬阴

天地三冬半,风烟万里孤。

重阴暗海岳,远雾失江湖。

萧瑟年光晚,峥嵘岁事徂。

形容吾渐老,大业任荒芜。

(0)

送陈射文出关省亲

北望云山气早秋,烦将一语慰边愁。

时清屡见生还客,会有恩波到白头。

(0)

壬午仲夏与项伊泰游吉祥寺后范罗赭山林亭诸胜·其二

北风吹起海云昏,回首江亭挂雨痕。

拄杖不愁归路险,野花深处是柴门。

(0)

夜宿白鹤观

仙观知何代,长洲古苑东。

抱琴非旧约,清梦许谁同。

破壁流春雨,残书湿夜风。

黄冠饶静致,近日返崆峒。

(0)

送朱竹垞还秀水

四载青门别,南来慰梦思。

如何相见日,即是送行时。

春树诗重咏,旗亭酒莫持。

五湖烟月好,终拟共心期。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