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皆称汝俭,我独恶人奢。
客到惟供茗,春来不种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有为、生活简朴的侄子形象。通过对比“众”与“我”的价值观,展现了对侄子节俭品质的赞赏和对奢华行为的反感。诗中提到侄子家中虽无多余财产,却能自立门户,生活简朴至极,仅以茶待客,不种春花,却有意种植桑麻,表明他不仅勤俭持家,还具有长远的规划和对农业生产的重视。这种生活方式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体现了对传统美德的坚守和对物质追求的节制,是作者对其侄子品德的肯定与赞扬。
凉风策策旁江城,道路犹宽远去程。
秋晚情怀常索莫,夜长更漏转分明。
未偿脐腹三年艾,不负膏油二尺檠。
明日黄花一尊酒,苦思亲旧与同倾。
一夜飞蚊绕鬓鸣,却忘时节是新正。
祗应朝暮须风雨,便作疏檐泻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