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丹山(dān shān)的意思:指红色的山岭,比喻忠诚坚定的信仰或立场。
叠重(dié zhòng)的意思:形容事物层层叠叠重叠在一起,数量众多。
琅琅(láng láng)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老凤(lǎo fèng)的意思:指年纪大而仍然美丽的女子。
庐山(lú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高度或者重要性。
落帽(luò mào)的意思:指被人揭发或拆穿,使原本隐秘或欺骗的事情暴露出来。
松下(sōng xià)的意思:指高山巍峨,林木茂盛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才辈出、学术发达的地方。
望望(wàng wàng)的意思:望望是一个表示观望、等待的词语,常用于描述某人在等待或观察某种情况的发展。
郢曲(yǐng qǔ)的意思:郢曲指的是楚国的一种音乐曲调,也用来比喻言辞华丽而不实际的文章或言辞。
月满(yuè mǎn)的意思:指月亮圆满的状态,比喻事物达到顶点或极盛的状态。
正中(zhèng zhōng)的意思:指准确地击中目标,也可以指正好在中间。
重重(chóng chóng)的意思:重复叠加,层层叠叠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诸公(zhū gō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多用于称呼群体中的人们。
重阳酒(chóng yáng jiǔ)的意思:指重阳节时饮用的酒,也用来比喻重阳节时的欢聚和庆祝。
- 鉴赏
这首明代区越的《九月六日赵太守丹山游圭峰分韵得重字》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圭峰的情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以及与友人相聚的愉悦之情。
首句“踏上圭峰日正中”,开篇即点明时间与地点,阳光正午,一行人步入圭峰,为全诗定下了一种明亮而充满活力的基调。接着,“小蹊黄叶叠重重”一句,通过“小蹊”与“黄叶”的交织,营造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上,落叶层层叠叠的景象,既表现了秋季的萧瑟,也暗示了旅程的悠长与探索的乐趣。
“花前未酌重阳酒,松下先吹落帽风”两句,将镜头转向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饮酒赏菊,但诗人并未在此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前行,在松树下感受着清风拂面,似乎预示着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精神追求。
“望望庐山须此老,琅琅郢曲有诸公”则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文化的敬仰,以及与志同道合之人的深厚情谊。庐山是古代文人墨客常游之地,此处“须此老”可能暗含对前辈学者的怀念与敬仰;“郢曲”则借指高雅的音乐或文化,诸公则代表了诗人所欣赏的那些文化精英。
最后,“丹山老凤西屏鹤,烟淡疏篁月满桐”以象征手法收尾,丹山上的老凤与西屏的鹤,烟淡的竹林与满月的桐树,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圭峰游历时的愉悦心情和对自然、文化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