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汴从西来,迎我向南京。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雨(chūn yǔ)的意思:春天的雨水。比喻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滋润作用的事物。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东流(dōng liú)的意思:指水向东流动,比喻事物顺利发展或人才向有权势的地方集中。
飞甍(fēi méng)的意思:指高墙上的斗拱。形容建筑物高大宏伟,气势非凡。也用来比喻文章或诗词的气势雄浑。
复还(fù huán)的意思:还回去,归还。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南京(nán jīng)的意思:指事物的重要性或影响力超过其他地方,也可用来形容某地的繁华或繁忙程度。
微波(wēi bō)的意思:微波是由“微”和“波”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泛指微小的波动或变化。
依然(yī rán)的意思:仍然如此,依旧不变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月中(yuè zhōng)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中央位置,也可指月份的中间时期。
中声(zhōng shēng)的意思:中声指的是声音清脆悦耳,中听而不刺耳。
朱栏(zhū lán)的意思:指红色的栏杆,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注释
- 古汴:古代的汴河。
西来:从西方而来。
迎我:迎接我。
南京:指南京城。
东流:向东流去。
淮泗:淮河和泗水。
暂别:短暂告别。
依然:依旧。
春雨:春天的雨水。
微波:轻微的波浪。
彭城:古代地名,今江苏徐州。
黄楼:诗人所在地。
朱栏:红色的栏杆。
飞甍:高耸的屋檐。
洪上石:洪山上的石头。
月中声:月光下的声音。
- 翻译
- 古汴河从西方流来,迎接我前往南京。
它向东汇入淮河和泗水,推送我一路向东南行进。
暂时告别后还会再见,情感依旧深沉绵长。
春雨涨起微微波纹,一夜之间抵达彭城。
经过我所在的黄楼,红色的栏杆映照着飞檐翘角的屋脊。
可惜那洪山上的石头,又有谁能倾听月光下的回声呢?
-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告别故土,前往新地的行程之景象。"古汴从西来"一句,即点明了行者所乘之水道由西而来,迎接诗人的方向转向南京。这不仅是空间位置的指示,更隐含着时间的流转和情感的寄托。
"东流入淮泗,送我东南行"中,"东流"二字勾勒出水流的动态,而"淮泗"则为地理之名,诗人借此点明自己将要前往的方向。"送我东南行",这里的"送"字,不仅是自然景物对诗人的送别,更有朋友、亲人或是知己的深情厚谊。
"暂别复还见,依然有馀情"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分别虽是暂时,但内心中仍旧存留着难以释怀的情感。这里的"馀情"包含了对故土、亲朋好友乃至往日时光的不舍与眷恋。
接着,"春雨涨微波,一夜到彭城"描绘了一场春夜细雨中水面微波的景象,诗人借此表达了行程中的迅速与连绵。"一夜到彭城"则是时间的压缩,显示出旅途中的匆忙。
"过我黄楼下,朱栏照飞甍"这两句,以"黄楼"为背景,勾勒出了诗人经过旧居时的心境。这里的"黄楼"不仅是个地标,更是记忆的象征。而"朱栏照飞甍"则透露出一丝哀愁与无限感慨。
最后,"可怜洪上石,谁听月中声"一句,诗人对那孤独的石头表示出同情之心。这里的"洪上石"形象鲜明,而"月中声"则是超然物外的意境,似乎在诉说着无人知晓的心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是一篇融合了行旅体验、故土之情以及月下独白于一体的杰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