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烛松堂掩,孤峰月狖啼。
《忆庐山旧游》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忆 庐 山 旧 游 唐 /黄 滔 前 年 入 庐 岳 ,数 宿 在 灵 溪 。残 烛 松 堂 掩 ,孤 峰 月 狖 啼 。平 生 为 客 老 ,胜 境 失 云 栖 。纵 有 重 游 日 ,烟 霞 会 恐 迷 。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滔对庐岳之旅的深刻记忆和情感体验。"前年入庐岳,数宿在灵溪"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曾经在庐山停留多日,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经历。这不仅是时间上的久远,也是心灵上的深沉。
"残烛松堂掩,孤峰月狖啼"此处运用了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意象。"残烛"指的是夜晚微弱的灯光,而"松堂掩"则营造出一种幽静、深邃的氛围。"孤峰"突出了庐山独特的地貌特征,"月狖啼"则传达了诗人在月夜听到的猿鸣声,这些都是对庐岳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
接着,"平生为客老,胜境失云栖"表明诗人一生多有旅行经历,但到了晚年,仍然无法忘怀那些美好的风景和心灵寄居之所。"胜境"指的是庐山这样的美丽之地,而"失云栖"则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和渴望。
最后,"纵有重游日,烟霞会恐迷"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即便是未来有机会再次游历庐山,也担心因为时间流逝和记忆模糊,而在烟霞缭绕的景色中迷失方向。这里不仅指物理上的迷路,更隐含着对岁月更迭、记忆消散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之旅的回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崇拜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