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阊阖(chāng hé)的意思:形容声音喧哗、繁杂。
访道(fǎng dào)的意思:指拜访名山大川,寻找道家的智慧和启示。
和弄(huò nòng)的意思:和弄是一个表示人们互相串通勾结,共同做坏事的成语。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历乱(lì luàn)的意思:历史经历的混乱和动荡。
弄玉(nòng yù)的意思:玩弄美玉,指不懂得珍惜和保护珍贵物品。
鸾镳(luán biāo)的意思:形容人物雄伟威严,才华出众。
茅山(máo shān)的意思:指道家的一派,也泛指道家修行的地方。
平阳(píng yáng)的意思:平安,安定,没有战乱或骚乱。
鹊桥(què qiáo)的意思:鹊桥是指传说中牵连天地的一座桥梁,也用来比喻媒人牵线搭桥,促成男女之间的姻缘。
台榭(tái xiè)的意思:指高大华丽的楼阁或宫殿。
天门(tiān mén)的意思:指高门大户,豪华富贵的住宅。
烟霄(yān xiāo)的意思:
亦作“烟霄”。1.云霄。 唐 陈子昂 《春日登金华观》诗:“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 宋 陆游 《蓬莱行》:“山峭插云海,楼高入烟霄。” 明 李东阳 《楚观楼记》:“声之发於此者,必能超尘壒而出烟霄,凡有耳者皆得之。”
(2).指山的高处。 唐 皇甫曾 《赠鉴上人》诗:“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
(3).喻显赫的地位。 唐 白居易 《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诗:“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 唐 黄滔 《陈皇后因赋复宠赋》:“已为无雨之期,空悬梦寐;终自凌云之製,能致烟霄。” 金 元好问 《感兴》诗:“倚梯从昔望烟霄,七叶何人竟珥貂。”岩扃(yán jiōng)的意思:形容门户坚固,不易打开。
玉箫(yù xiāo)的意思:指音乐之声悦耳动人。
云树(yún shù)的意思:云树是一个描述自然景物的成语,意为山上的云和树木,形容山景如画,美不胜收。
主第(zhǔ dì)的意思:指主人和仆人之间的关系,主人对仆人的态度和待遇。
追欢(zhuī huān)的意思:追求快乐和欢乐。
- 注释
- 主第:指皇家的宫殿。
岩扃:形容宫殿建在山石之间,犹如门扉紧闭。
鹊桥:神话传说中鹊鸟所搭之桥,常比喻仙境的桥梁。
天门阊阖:指天宫的门,阊阖是神话中的天门。
鸾镳:鸾鸟装饰的马笼头,象征帝王的车驾。
历乱:纷乱,不整齐。
台榭:古代建筑中的高台和楼阁。
烟霄:云雾缭绕的高空,此处形容高远之处。
平阳舞:汉武帝时的宫廷舞蹈,此处借指皇家的娱乐活动。
弄玉箫:古代美女弄玉吹箫的故事,此处代指美妙的音乐。
沁水:河流名,此处可能指代某次皇家的宴游之地。
茅山:道教名山,位于中国江苏省,是道教的重要圣地。
- 翻译
- 主殿如同鹊桥高架,天宫之门开启迎鸾驾。
旗帜纷乱穿梭于云树间,楼台亭榭耸入云端。
林中花丛中交织着平阳的舞蹈,山谷里黄莺伴奏着弄玉的箫声。
已曾伴随在沁水旁的欢乐时光,即将奉命前往茅山求道的日子。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嗣立的作品,名为《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描写宫廷生活和宴游活动的诗句。
开头两句“主第岩扃架鹊桥,天门阊阖降鸾镳”描绘了一幅皇家园林的景象。"岩扃"指的是围绕在山石之中的宫殿建筑,而"架鹊桥"则形象地表达了桥梁与云天相接,宛如仙境的意境。而“天门阊阖降鸾镳”则是对皇家礼仪中使用的各种旗帜和装饰品的描写,这些器物都是用来标识皇权的象征。
第三句“历乱旌旗转云树,参差台榭入烟霄”继续描述了这种宏伟壮观的景象。"历乱"意味着繁复和错综复杂,而"旌旗"是指各种装饰性的旗帜,这些旗帜在风中飘扬,与云树相互交织,形象地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下来的“林间花杂平阳舞,谷里莺和弄玉箫”则转入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林间花杂”指的是各种各样的花卉在林中盛开,而"平阳舞"可能是指宫女们在春日的阳光下进行的舞蹈活动。"谷里莺和"则是指山谷中的鸟儿和着乐声,"弄玉箫"则形象地表达了乐器发出的清脆声音,如同玉石相击。
最后两句“已陪沁水追欢日,行奉茅山访道朝”则表现出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某种精神寄托的寻求。"已陪沁水追欢日"表达了诗人与太平公主一同在沁水边回忆过去的快乐时光,而"行奉茅山访道朝"则是指诗人计划去茅山拜访道士,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或启示。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和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这种环境中所感受到的超凡脱俗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