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曾湖岸见,琴误岳楼听。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王 侍 御 宅 内 亭 子 唐 /黄 滔 俗 间 尘 外 境 ,郭 内 宅 中 亭 。或 有 人 家 创 ,还 无 莲 幕 馨 。石 曾 湖 岸 见 ,琴 误 岳 楼 听 。来 客 频 频 说 ,终 须 作 画 屏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尘外(ché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扰的安静和宁静。
画屏(huà píng)的意思:指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来客(lái kè)的意思:指来访的客人。
莲幕(lián mù)的意思:指受到高度保护或隐蔽的地方。
内宅(nèi zhái)的意思:指家庭内部,特指妻子的住所。
频频(pín pín)的意思:频繁地、屡次地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俗间(sú jiān)的意思:指尘世间的尘俗之事,与佛教的出世间相对。
外境(wài jìng)的意思:指外面的环境或条件。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作画(zuò huà)的意思:指绘画、创作艺术作品。
有人家(yǒu rén jiā)的意思:指有人照顾、有家室的人家。也用来形容人家富有、有势力。
- 注释
- 俗间:世俗。
尘外:世俗之外。
郭内:城郊内。
宅中亭:宅院中的亭子。
人家创:新建房屋。
莲幕馨:华丽帷幕的香气。
石曾湖岸:石曾湖畔。
琴误岳楼:琴声误认为是岳阳楼。
来客:来访的客人。
作画屏:作为画卷般的背景。
- 翻译
- 世俗尘世之外的景象,城郊内的宅院中的亭子。
有时有人新建房屋,却没有华丽的帷幕带来的香气。
在石曾湖畔能见到,琴声误以为是岳阳楼传来的。
来访的客人常常谈论,最终这里应当成为画卷般的背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和一处幽静的庭院风光。开篇“俗间尘外境,郭内宅中亭”两句,设定了一个远离尘嚣、位于城郭之中的宁静空间,亭子作为休憩思考的所在,显得格外清净。
接着,“或有人家创,还无莲幕馨”表明这里尚未有人居住,或许只是刚开始有人打算在此处落户,但依旧保持着一种自然芬芳而非人工布置的气息。莲幕馨指的是窗帘上的荷花香气,这里说还无,意味着这个地方仍保留着原始的清新。
“石曾湖岸见,琴误岳楼听”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这亭子中的生活情景。石头可能是亭中的一部分,或是一处可坐之地;湖岸指的是可以眺望湖光的位置;而琴误则可能是诗人偶尔弹奏琴曲时的失误,岳楼听则是这种声音回荡在高楼之中。
最后,“来客频频说,终须作画屏”表达了来访的宾客对这亭子景致的赞赏和留恋,他们频繁地谈论这里的美丽,希望将这份美好永恒保留,最好的方式便是通过绘画将其固定在画屏之上。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持久保存的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夜峡州田侍御长史津亭留宴(得筵字)
北斗三更席,西江万里船。
杖藜登水榭,挥翰宿春天。
白发烦多酒,明星惜此筵。
始知云雨峡,忽尽下牢边。
宴胡侍御书堂(李尚书之芳、郑秘监审同集归
江湖春欲暮,墙宇日犹微。
暗暗春籍满,轻轻花絮飞。
翰林名有素,墨客兴无违。
今夜文星动,吾侪醉不归。
暮春陪李尚书、李中丞过郑监湖亭泛舟(得过
海内文章伯,湖边意绪多。
玉尊移晚兴,桂楫带酣歌。
春日繁鱼鸟,江天足芰荷。
郑庄宾客地,衰白远来过。
夏日杨长宁宅送崔侍御、常正字入京(得深字
醉酒扬雄宅,升堂子贱琴。
不堪垂老鬓,还对欲分襟。
天地西江远,星辰北斗深。
乌台俯麟阁,长夏白头吟。
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之芳)
衰年正苦病侵凌,首夏何须气郁蒸。
大水淼茫炎海接,奇峰硉兀火云升。
思沾道暍黄梅雨,敢望宫恩玉井冰。
不是尚书期不顾,山阴野雪兴难乘。
江陵节度阳城郡王新楼成王请严侍御判官赋七
楼上炎天冰雪生,高飞燕雀贺新成。
碧窗宿雾濛濛湿,朱栱浮云细细轻。
杖钺褰帷瞻具美,投壶散帙有馀清。
自公多暇延参佐,江汉风流万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