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前浪起蛟门白,马首风回雁荡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传舍(chuán shè)的意思:传递住处,即传递消息或信息。
东国(dōng guó)的意思:指东方国家,特指日本。
儿女(ér nǚ)的意思:指子女,泛指儿子和女儿。
法行(fǎ xíng)的意思:指法律的行为和作为。
发硎(fā xíng)的意思:指事物刚开始形成、发展,还未成熟。
发酒(fā jiǔ)的意思:指对人发酒,表示对人的慰劳和表达情谊。
官梅(guān méi)的意思:指官员或权贵的家属受到贪污腐败的影响,品行堕落,失去廉耻和正义。
华发(huá fà)的意思:指头发变白,象征年老。
进食(jìn shí)的意思:
◎ 进食 jìnshí
(1) [taste]∶吃饭
从昨天早晨以来他第一次进食
(2) [pay food]∶向宫中进奉食品吏人(lì rén)的意思:指官吏、官员。
马首(mǎ shǒu)的意思:指马的头部,常用于比喻事物的重要部分或首要位置。
梅华(méi huá)的意思:指美丽的梅花,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牵衣(qiān yī)的意思:指一个人拉着另一个人的衣服,表示关系亲密或紧密相连。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送客(sòng kè)的意思:指送别客人离开。
宪法(xiàn fǎ)的意思:宪法是指国家的根本法律,规定了国家政治制度、国家的组织结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小小(xiǎo xiǎo)的意思:小心谨慎,非常小心
行东(xíng dōng)的意思:指行为举止有礼貌、谦虚谨慎的人。
中庭(zhōng tíng)的意思:指院子中央的庭院,也可引申为指某个地方的核心或中心。
- 翻译
- 在江边的小亭为客人送别,我刚从沉醉中醒来,官府的梅花映照着我的白发。
船头的波浪在蛟门激起白色浪花,马首回转,雁荡山的绿色在风中摇曳。
官员和仆人们急忙前往驿站准备食物,孩子们牵着父母的衣服在庭院中拜别。
这次出行将使法治在东方国家得以推行,就像新磨的三尺利剑,即将崭露锋芒。
- 注释
- 官梅:官府种植的梅花。
华发:白发。
蛟门:江边的地名。
雁荡青:雁荡山的青色。
传舍:古代驿站。
中庭:庭院。
宪法:法律制度。
铦刀:锋利的刀。
硎:磨刀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送别的温馨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人物行动的生动刻画,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丰富的情感。诗人谢肃以其精湛的笔法,将送客之情、自然之美与官宦之务融为一体,创造出一个充满诗意的空间。
"送客临江小小亭,官梅华发酒初醒。"
这里设定了送别的场景,小小的亭子临近江边,是送别的理想地点;"官梅"两字,或许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可能是诗人对友人的尊称;"华发"则表现出酒宴后的繁华与热闹,而"初醒"透露出一场夜宵酒宴之后清晨送别的情景。
"舟前浪起蛟门白,马首风回雁荡青。"
这一句通过对水面波纹和天气变化的描绘,增强了动感与视觉冲击力。"舟前浪起"表明船只即将启航,而"蛟门白"则是对浪花翻腾的生动写照;"马首风回"形象地表现了送别时刻的急促与仓促,"雁荡青"则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天空画卷。
"进食吏人趋传舍,牵衣儿女拜中庭。"
这里透露出了一种家庭温馨的情感氛围。"进食"意味着送别之际还不忘关照饮食,"吏人趋传舍"则是对官员下属急忙传递命令的描述;"牵衣儿女拜中庭"展现了家人对离去者的依依不舍与敬重之情。
"会令宪法行东国,三尺铦刀始发硎。"
这一句则转向了诗人的职务和未来之行。"会令"表明诗人需要执行命令或法律,"宪法行东国"说明他将要到东方的某个国家去执行公务;"三尺铦刀始发硎"则是对即将开始的旅途及其中可能遭遇困难的一种隐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送别时刻的复杂情绪,以及诗人对友人、职责与未来之行的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