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去人亦去,兀然空一亭。
《放鹤亭》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关于放鹤亭的宁静画面,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意境。
“昔人有养鹤”,开篇点明了故事的背景,从前有人养了一只鹤。鹤,自古以来就被赋予了高洁、自由的象征意义,常被文人墨客用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放之足使令”,说明了主人对鹤的宠爱,不仅给予它自由,还让它在需要时能够发挥作用,体现了人与动物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
“鹤去人亦去”,随着鹤的离去,主人也随之离开,这一细节凸显了人与鹤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主人对鹤的不舍之情。鹤的离去,并非简单的生物迁徙,而是情感的别离,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依恋与失落。
“兀然空一亭”,最后,亭子显得空荡而寂静,没有了鹤的陪伴,也没有了主人的身影,只剩下一片静谧。这不仅是对物是人非的感慨,也是对自然与人类关系深刻思考的体现。亭子的“空”不仅仅是因为鹤和人的离去,更是心灵层面的空寂,引发人们对生命、自由、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简短的叙述,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节妇郑氏诗
双凤喈喈恋俦匹,屈指馀生年二十。
恩情两载重如山,一朝影只吞声泣。
啼鹃血泪染鸳鸯,连理枝残欲断肠。
冰雪心肝甘自矢,轻生重节植纲常。
数语辞亲自厄塞,回视亲颜心转迫。
高堂勿复念残躯,薄命残躯奚足惜。
生别死离在须臾,戚族罗拜皆长吁。
精魂顷刻化天地,斯称巾帼如眉须。
君不见湘竹泪斑传自昔,又不见古来望夫化作石。
以兹寸息付青丝,山为枯容水为赤。
吁嗟乎,郑女节烈耀人间,千载留名垂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