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东第(dōng dì)的意思:指东方第一,形容东方的地位高、名声大。
骅骝(huá liú)的意思:形容马匹骄傲高贵,也用来形容人的傲慢自大。
两两(liǎng liǎng)的意思:成对出现或成对进行。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琴瑟(qín sè)的意思:比喻夫妻或恋人之间的感情和谐,相互配合,如琴瑟合鸣。
圣主(shèng zhǔ)的意思:指具有崇高圣洁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潭潭(tán tán)的意思:形容水面平静如镜,没有一点波澜。
吴蚕(wú cán)的意思:指人勤奋努力,不辞辛劳地工作。
虚传(xū chuán)的意思:指无根据、无事实依据的传闻或传说。
漳滨(zhāng bī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特定环境下显得格外突出或优秀。
真儒(zhēn rú)的意思:指真正的儒家学者,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学问。
政事(zhèng shì)的意思:指政治事务或政府事务。
-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程参政逝世的哀悼与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情感。
“圣主更琴瑟,真儒政事参。”开篇即以“圣主”喻指君王,以“琴瑟”象征和谐与美好,表达君王治理国家的和谐景象;“真儒政事参”则赞扬程参政作为真正的儒家学者,参与政事,为国效力,体现了他对国家的贡献和忠诚。
“上阶占两两,东第得潭潭。”这里使用了对仗的手法,“上阶”与“东第”、“两两”与“潭潭”形成对比,形象地描绘了程参政在官场的地位与成就,同时也暗示了他的人生轨迹和最终归宿。
“忽卧漳滨疾,虚传渑水谈。”“漳滨”与“渑水”均为地名,此处借指程参政的病榻与逝世,表达了对他的突然离世感到意外和惋惜。“虚传渑水谈”可能暗含对程参政生前言论或事迹的怀念,以及对其逝世后人们对其影响的感慨。
“骅骝好千里,底事学吴蚕。”“骅骝”是古代传说中的千里马,此处用来比喻程参政的才能和抱负。“底事学吴蚕”,“吴蚕”指吴地的养蚕业,这里可能是反问,意在表达对程参政为何未能充分发挥其才能,实现千里之志的遗憾和疑问。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程参政逝世的哀痛之情,以及对他生平功绩和未竟事业的深切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韩太祝归许昌
王城名利窟,冠盖郁相交。
夫君独凤举,彯然去喧呶。
颍水清可濯,箕山高可巢。
反顾公相荣,一芥浮堂坳。
□□大吕重,岂知轻斗筲。
苍苍气象严,万木拥寒郊。
□□点隈曲,初旭染林梢。
去去善自将,因声访衡茅。
答张伯常之郢州涂中见寄
适意遗轩冕,轻于鸿一毛。
扁舟千里远,佳句百篇豪。
酒饮宜城美,歌闻白雪高。
家林已春色,慎勿滞江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