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杏花三首·其三》全文
- 注释
- 看时:初次看到。
高艳:鲜艳的颜色。
先惊眼:令人眼前一亮。
折处:折取的时候。
幽香:清幽的香气。
易满怀:容易让人满心欢喜。
野女:乡村女子。
强簪:勉强插戴。
看亦丑:看起来也显得丑陋。
少教:还是少让。
憔悴:形容面容憔悴。
逐荆钗:跟随粗陋的荆钗。
- 翻译
- 初次看到它,那鲜艳的颜色就令人眼前一亮。
折取它的香气,清幽淡雅,容易让人满心欢喜。
-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杏花盛开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与生机。诗人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表达了对杏花的喜爱和惊讶。
“看时高艳先惊眼”,表现了诗人在初见杏花时的惊艳之感,"高艳"二字形容了杏花鲜明的色彩和它们在枝头高高举起的姿态。"惊眼"则传达了一种突然而来的视觉冲击,显示诗人对美景的敏锐感受。
“折处幽香易满怀”,这里的"折处"指的是折下杏花的瞬间,而"幽香"则是这些花朵散发出的淡雅芬芳。"易满怀"意味着这种香气轻易地就能充盈在诗人的怀抱之中,这不仅形容了香味的浓郁,更暗示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留恋。
接下来的两句“野女强簪看亦丑,少教憔悴逐荆钗”则描绘了一个场景:在田野间,有女子虽然不太擅长,却努力地在头发中插着杏花("强簪"),但这样的装饰却并不显得优雅("看亦丑")。"少教憔悴逐荆钗"表达了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女子也能通过简单的教学和模仿,将这些不太协调的装饰变得更为自然("逐荆钗"指的是随着野草一般的东西去装扮)。
诗中充满了对春天美景的赞叹,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生活的情趣。通过对杏花和田野女子的细致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与简单生活的欣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