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钓鱼篇》
《钓鱼篇》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乐府曲辞

鱼之洋洋,避我钓竿。鱼则无求,维钓有干。

飞尘疾流实行路难。影乱于目,迹乱于足。

谓是寐言,杲杲日瞩。悠悠寸心,系我河曲

云乎归休,谁我此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寸心(cùn xīn)的意思:指心思、用心、关心。

钓竿(diào gān)的意思:指钓鱼的工具,比喻用于引诱或诱使他人上钩的手段或方法。

飞尘(fēi chén)的意思:形容飞扬的尘土,比喻声势浩大、气势磅礴。

杲杲(gǎo gǎo)的意思:形容光线明亮、光辉照人。

归休(guī xiū)的意思:指归还、归还原主。

河曲(hé qū)的意思:形容河流弯曲蜿蜒的地方,也比喻言辞曲折、意思不明确。

疾流(jí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迅猛的流动。

实行(shí xíng)的意思:指根据计划、规定或原则进行实际操作或执行。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洋洋(yáng yáng)的意思:形容充满自信、自豪、得意的样子。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云乎(yún hū)的意思:表示模糊、不确定,常用来表示疑问或猜测。

行路难(xíng lù nán)的意思:指行走的路途艰难困苦,形容事情进行得十分困难。

鉴赏

这首诗《钓鱼篇》由清代诗人李锴所作,通过钓鱼这一日常活动,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情感表达。

首句“鱼之洋洋,避我钓竿”,以鱼儿避开钓竿的形象,隐喻人生中人们常有的逃避现实或困难的心理状态。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而人却因各种原因选择回避问题,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鱼则无求,维钓有干”进一步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鱼儿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欲无求,而钓鱼的人则有所追求,有所行动。这里暗含了对简单生活和内心平静的向往。

“飞尘疾流,实行路难”描述了人生的旅途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飞尘疾流象征着生活的快速变化和不可预测性,而“实行路难”则表达了面对困难时的艰辛与不易。

“影乱于目,迹乱于足”形象地描绘了人在复杂环境中迷失自我、难以辨明方向的状态。这里的“影”和“迹”分别指人的内心和行为,暗示了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失去自我。

“谓是寐言,杲杲日瞩”则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思考。寐言即梦话,杲杲日瞩则是明亮的太阳,象征着现实的光明与清晰。这句话意味着人们在追求理想时,往往容易陷入幻想,只有面对现实,才能找到真正的方向。

“悠悠寸心,系我河曲”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深处的探索与对生活本质的思考。寸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情感和思考,河曲则象征着生活的曲折与复杂。这句话强调了在生活的河流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的重要性。

最后,“云乎归休,谁我此复”表达了对回归宁静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是谁在此找到了归宿?”这既是对个人内心寻找安宁的呼唤,也是对普遍人性中寻求精神家园的共鸣。

综上所述,《钓鱼篇》不仅是一首描绘钓鱼活动的诗作,更蕴含了对人生、自然、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与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视角和情感表达。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放鹤亭歌

木石岂千年,羽衣早翩去。

何来云龙顶,依然有其处。

疏轩眺远栖嶙峋,阶前亦立胎仙群。

坡翁公案一重唱,尔时更有张山人。

青山绿野古徐州,黄河之水东南流。

本意登临豁远志,宣房深计翻增愁。

(0)

碧云寺

不关礼佛不参僧,为爱秋来岚翠凝。

坐我虚轩纵遥目,碧天如洗正空澄。

(0)

河传.荷包牡丹

轻红数点。迎风斜飐。小桃一片。

枝枝叶底挂香囊,娇颜费尽天孙剪。

同心结绾轻烟里。盈妆女,不系湘裙底。启窗纱。

敛晴霞。非差依然富贵花。

(0)

佛手

分明全体示华严,色染缃云静馥恬。

自是大千归直指,本无一物可中拈。

(0)

夏日香山·其三

我到香山如读书,日新境会领徐徐。

朱楼延爽当风峭,绿野含滋正雨馀。

(0)

静宜园二十八景诗·其十九绚秋林

嶂叶经霜染,迎晖紫翠纷。

绚秋堪入画,开锦恰过云。

晻蔼峰容变,迷茫界道分。

金官斗青帝,果足张吾军。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