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箔当山色,开窗就竹声。
- 翻译
- 对于辅佐邑县深感无能为力,只敢说自己的贫穷和清廉。
诗文的风华谁来主宰,烟霞明月却触动我内心的情感。
卷起帘子欣赏山色,打开窗户聆听竹林之声。
我感激你赠送美好的诗句,它们将助我留下美名。
- 注释
- 佐邑:辅佐邑县,指地方官员。
惭:感到惭愧。
无术:没有能力。
贫与清:贫穷和清廉。
风骚:指诗文的才情。
谁是主:谁是主导者。
烟月:烟霞和月色,代指美景。
自关情:触动自身情感。
卷箔:卷起帘子。
当:对着。
山色:山景。
开窗:打开窗户。
就:靠近。
竹声:竹林的声音。
怜:同情,赞赏。
惠:赠送。
嘉句:美好的诗句。
资:帮助。
垂名:留下名声。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中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担任基层官职时的清贫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
"佐邑惭无术,敢言贫与清。" 这两句表明诗人作为地方的小官,感到自己的能力不足,同时也坦诚地表达了自己清贫的生活状态。
"风骚谁是主,烟月自关情。" 这两句则是在描写自然景象,并通过这种描写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风和月亮都似乎在诉说着什么,但这些都是自然界自己的语言,与人的情感无关。
"卷箔当山色,开窗就竹声。" 这两句是对环境的细腻描绘,通过窗外的景象——山色和竹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安逸的氛围。
最后两句 "怜君惠嘉句,资我欲垂名。"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赠诗的感激之情,以及希望能够借此机会让自己的名字流传下去。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清贫而自在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访邱员外丹
五月五日日亭午,独自骑驴入山坞。
来到君家不见君,下驴倚杖叩君户。
惊起山童开山扉,黄犬摇尾衔人衣。
试问先生住何处,云入山中采紫薇,平明一去今未归。
引我池中看钓矶,池中数个白鸥儿,见人惯后痴不飞。
待君归来君未归,却复骑驴下翠微。
鹧鸪图
鹧鸪啼处春江绿,日暮凄风吹苦竹。
相呼相唤不停声,万恨千愁啼未足。
有时格磔还钩辀,此声欲断无时休。
风低不渡三江水,竹冷先惊八月秋。
我家旧在湘南住,犹记曾闻鹧鸪处。
不似云安有杜鹃,声声道不如归去。
白岳东天门
东南有名岳,沿流探其胜。
丹崖挹晓氛,紫霞落飞磴。
海天一望平,松涛逗清听。
行行上天门,一窦开石径。
忽然见楼台,金碧相纬经。
楼高不知暑,云归常昼暝。
缥缈楼中人,焚香击清磬。
諵諵读黄老,适与雅意称。
归鹤篇
皎皎云间鹤,不受氛尘侵。
幽人一以赠,驯为阶下禽。
春风舞翩翩,秋月唳清音。
经年托俦侣,欲别意难任。
念非夙所随,还归嘉树阴。
客既眷故乡,鸟亦适故林。
去矣物无累,怀哉谊已深。
愿比云霄翼,常同万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