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雁湖二首·其二》
《雁湖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李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新结方桥跨两间,更渠清溜作潺潺

春来得句因池草,病起无端减带环。

楼迥却愁多见月,城高元不碍看山。

销忧况有诗书在,赢得湖边日日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病起(bìng qǐ)的意思:指病情突然加重或恶化。

不碍(bù ài)的意思:不妨碍、不阻碍、不影响

潺潺(chán ch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细碎的声音。

得句(de jù)的意思:得到了教训或教益。

来得(lái de)的意思:指事物或情况的发生或出现非常突然或迅速。

两间(liǎng jiān)的意思:两间指两个房间,表示很近的距离。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赢得(yíng de)的意思:获得胜利或成功

翻译
新建的桥梁横跨两旁,流水清澈发出潺潺声。
春天来临,我因池边草色而灵感涌现,病愈后无端地减少了腰间的环佩。
身处高楼,却常为月光所扰添愁,但城市高耸并不妨碍远眺青山。
书籍和诗歌足以消解忧虑,让我能在湖边悠闲度过每一天。
注释
新结:新建。
方桥:方形的桥。
跨:横跨。
两间:两边。
更:并且。
渠:它(指流水)。
清溜:清澈的流水。
作:发出。
春来:春天来临。
得句:获得灵感。
因:因为。
池草:池塘边的草。
病起:病愈后。
无端:无缘无故。
减带环:减少佩戴的装饰。
楼迥:高楼之上。
却愁:反而增添愁绪。
多见月:常常看到月亮。
城高:城市高耸。
元不碍:并不妨碍。
看山:远望山景。
销忧:消除忧虑。
况:况且。
诗书:书籍和诗歌。
湖边:湖畔。
日日閒:每天悠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现实困扰的超然态度。

"新结方桥跨两间,更渠清溜作潺潺。" 这两句画出了一幅生动的湖光山色图景,方桥如画中之笔触,渠水清澈,流淌声响如音乐般悦耳。

"春来得句因池草,病起无端减带环。" 春天到来时,诗人因池边的细草而获得灵感,但身患疾病,情绪低落,不由自主地减少了手中佩戴的玉环,这两句话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对个人健康的担忧。

"楼迥却愁多见月,城高元不碍看山。" 诗中透露了一种闲适的情怀,从楼上望月,不仅仅是景观上的赏心悦目,更有情感上的寄托;而对城市的高度,则未能阻挡诗人仰望山川之志。

"销忧况有诗书在,赢得湖边日日閒。"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通过吟诵诗书来消除烦恼,赢得了湖边的悠闲生活,这种生活状态和心境,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清新淡雅之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情景画卷。

作者介绍
李壁

李壁
朝代:宋   字:季章   号:石林   籍贯:眉之丹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   生辰:一说1159年

李壁,《宋史》写作李璧,字季章,号石林,又号雁湖居士,谥文懿。眉之丹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人,南宋历史学家李焘之子,生于公元1157年(一说1159年),殁于1222年,享年65岁。
猜你喜欢

雨中迟人不至

春雨止还落,故人迟未来。

可怜花落尽,不共一尊开。

(0)

斜月明深池,流萤下高树。

独夜澹无言,幽花滴香露。

(0)

送从弟东毓南归

一梦天涯乳燕飞,粥鱼茶板静相依。

春官三策真投闇,潞水千帆恰羡归。

负郭有田高卧稳,出门多病寄书稀。

南风吹得家山绿,双泪因君湿到衣。

(0)

春雨晚晴

好雨初过后,林泉景最赊。

绿添沿岸柳,红放隔墙花。

深树时闻鸟,方塘未断蛙。

杖藜频徙倚,山外夕阳斜。

(0)

笕桥途中作

浅笠轻衫得自由,近郊閒趁晚晴游。

翠阴夹路忽成巷,凉气袭衣先报秋。

园朵欲攀摇未定,井华待汲去仍留。

烟村暧暧遥相引,几处柴扉傍竹幽。

(0)

老人峰

翻身龙翻石,招我立老人。

辛苦馋涎过,飘若神仙身。

老人昔扶杖,鬼窃摧为薪。

须眉信甚伟,毋乃曾避秦。

黄公与角里,化石或有因。

不然谷城葬,生死子房亲。

我行揖翁坐,欲就往古陈。

白云滃起谷,忽失面目真。

旁一老差小,徐甲从䏥贫。

索钱吐乙符,白骨支轮囷。

颇闻七十庵,所在宅隐沦。

斯翁存岿然,及见古初仁。

黄山朝朝海,松长如桑匀。

松乎海随灭,石寿逾灵椿。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