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迥却愁多见月,城高元不碍看山。
《雁湖二首·其二》全文
- 翻译
- 新建的桥梁横跨两旁,流水清澈发出潺潺声。
春天来临,我因池边草色而灵感涌现,病愈后无端地减少了腰间的环佩。
身处高楼,却常为月光所扰添愁,但城市高耸并不妨碍远眺青山。
书籍和诗歌足以消解忧虑,让我能在湖边悠闲度过每一天。
- 注释
- 新结:新建。
方桥:方形的桥。
跨:横跨。
两间:两边。
更:并且。
渠:它(指流水)。
清溜:清澈的流水。
作:发出。
春来:春天来临。
得句:获得灵感。
因:因为。
池草:池塘边的草。
病起:病愈后。
无端:无缘无故。
减带环:减少佩戴的装饰。
楼迥:高楼之上。
却愁:反而增添愁绪。
多见月:常常看到月亮。
城高:城市高耸。
元不碍:并不妨碍。
看山:远望山景。
销忧:消除忧虑。
况:况且。
诗书:书籍和诗歌。
湖边:湖畔。
日日閒:每天悠闲。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现实困扰的超然态度。
"新结方桥跨两间,更渠清溜作潺潺。" 这两句画出了一幅生动的湖光山色图景,方桥如画中之笔触,渠水清澈,流淌声响如音乐般悦耳。
"春来得句因池草,病起无端减带环。" 春天到来时,诗人因池边的细草而获得灵感,但身患疾病,情绪低落,不由自主地减少了手中佩戴的玉环,这两句话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对个人健康的担忧。
"楼迥却愁多见月,城高元不碍看山。" 诗中透露了一种闲适的情怀,从楼上望月,不仅仅是景观上的赏心悦目,更有情感上的寄托;而对城市的高度,则未能阻挡诗人仰望山川之志。
"销忧况有诗书在,赢得湖边日日閒。"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通过吟诵诗书来消除烦恼,赢得了湖边的悠闲生活,这种生活状态和心境,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清新淡雅之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情景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老人峰
翻身龙翻石,招我立老人。
辛苦馋涎过,飘若神仙身。
老人昔扶杖,鬼窃摧为薪。
须眉信甚伟,毋乃曾避秦。
黄公与角里,化石或有因。
不然谷城葬,生死子房亲。
我行揖翁坐,欲就往古陈。
白云滃起谷,忽失面目真。
旁一老差小,徐甲从䏥贫。
索钱吐乙符,白骨支轮囷。
颇闻七十庵,所在宅隐沦。
斯翁存岿然,及见古初仁。
黄山朝朝海,松长如桑匀。
松乎海随灭,石寿逾灵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