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稻黍(dào shǔ)的意思:比喻美好的年景或丰收的时光。
风寒(fēng hán)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寒气透骨。
寒吹(hán chuī)的意思:指寒冷的风吹过,形容寒冷刺骨。
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笳声(jiā shēng)的意思:笳声是指悲伤的音乐声,也可用来形容悲伤或哀怨的情感。
景物(jǐng wù)的意思:指自然景物或人工构筑物。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渺茫(miǎo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确定,没有明确的方向或目标。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平野(píng yě)的意思:平野指的是平坦的大地,没有山丘或者丘陵。在成语中,平野常常用来形容平静、平稳的状态。
秋思(qiū sì)的意思:秋天时的思念之情。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一川(yī chuān)的意思:一条江河。形容水流湍急、波涛汹涌。
忧勤(yōu qín)的意思:忧勤指的是忧虑和勤奋。它表示一个人忧虑事情的发展并为之勤奋努力。
远山(yuǎn shān)的意思:远离自己所在的地方,到更远的地方去。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暂时(zàn shí)的意思:暂时表示时间短暂,暂时的。
奏牍(zòu dú)的意思:奏章和文书。形容文章或奏章的内容详尽。
梅花落(méi huā lào)的意思:比喻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宫廷外景致的生动画面。诗人以斜阳为背景,展开对周围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情感的抒发。
首联“一川景物斗斜阳,极目拈题兴渺茫。”开篇即点明时间与地点,夕阳与广阔的景象相互映衬,引发诗人无限遐想。这里的“斗”字,形象地表现了斜阳与景物之间的互动,营造出一种动态之美。
颔联“平野风寒吹稻黍,远山日暮下牛羊。”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平野上寒风吹拂着成熟的稻谷和黍子,远处的山峦间,牛羊归家,日暮时分的宁静与和谐跃然纸上。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宁静之美。
颈联“笳声几处梅花落,月色谁家秋思长。”转而描绘了听觉与视觉的双重感受。远处传来的笳声与飘落的梅花,以及月色下的秋思,构成了一种深沉而悠远的意境。这里不仅有自然界的季节变换,还有人文情感的融入,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和立体。
尾联“更剪银檠披奏牍,忧勤那得暂时忘。”收束全诗,诗人面对繁重的工作,即使在如此美景中,也无法完全忘却忧虑与勤奋。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既热爱自然又肩负重任的复杂心情,体现了其作为帝王的多重角色与责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欧阳永叔寄琅琊山李阳冰篆十八字并永叔诗一首欲予继作因成十四韵奉答
我坐许昌尘土中,山翠泉声违眼耳。
公虽被谪守滁阳,日少郡事穷山水。
东南有风西北来,忽得书诗连数纸。
并寄阳冰古篆字,字形矫矫龙蛇起。
其文乃只题姓名,大历六年春气尾。
报云此篆无人知,野僧好事为公指。
公留岩下久徘徊,公剔莓苔汲泉洗。
点画虽然未苦讹,霜侵风剥多皴理。
公疑鸟迹踏苍崖,山祇爱惜将有以。
云藏至今不近俗,月伴古源清且泚。
此石公知石不知,公与前人定知己。
墨模几幅许传玩,譬于玦玉终可喜。
况复为诗刻其下,句奇字峻惊山鬼。
何当少得从公游,为公挥笔宁非美。
《欧阳永叔寄琅琊山李阳冰篆十八字并永叔诗一首欲予继作因成十四韵奉答》【宋·梅尧臣】我坐许昌尘土中,山翠泉声违眼耳。公虽被谪守滁阳,日少郡事穷山水。东南有风西北来,忽得书诗连数纸。并寄阳冰古篆字,字形矫矫龙蛇起。其文乃只题姓名,大历六年春气尾。报云此篆无人知,野僧好事为公指。公留岩下久徘徊,公剔莓苔汲泉洗。点画虽然未苦讹,霜侵风剥多皴理。公疑鸟迹踏苍崖,山祇爱惜将有以。云藏至今不近俗,月伴古源清且泚。此石公知石不知,公与前人定知己。墨模几幅许传玩,譬于玦玉终可喜。况复为诗刻其下,句奇字峻惊山鬼。何当少得从公游,为公挥笔宁非美。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0367c721b6cd6b8737.html
仲威复枉粥字韵诗见属甚厚不可不答
盛时无穷民,汉诏优廪粥。
迩来诏书行,亦赍帛与肉。
荐才职诸侯,因异驾徵卜。
共思急贤治,惟日有不足。
士生幸斯时,讵应隐岩谷。
盍出致吾君,尧舜其尔俗。
馀孽何足云,况说故地复。
堂堂胡澹庵,夫子乃其族。
看君妙人物,门户真不辱。
必须长养成,明显待拭目。
而我本散材,谬赋支离粟。
宜从力田科,邂逅赋取菽。
敢如陶渊明,归欤托松菊。
亦有父时书,续将教人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