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云出如呕,暮云归如吞。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洞(bì dòng)的意思:指清澈透明的水洞或深潭。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驰奔(chí bēn)的意思:指快速奔跑或迅速行动。
大块(dà kuài)的意思:大块指的是体积较大或数量较多的东西。
眈眈(dān dān)的意思:形容贪婪、垂涎欲望强烈的样子。
怪石(guài shí)的意思:指形状奇特、异常的石头。
旁行(páng xíng)的意思:指在旁边走,不参与其中;也指旁观,不亲自参与。
漆黑(qī hēi)的意思:非常黑暗,一片漆黑
山根(shān gē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部分或基础。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仙窟(xiān kū)的意思:指仙人居住的地方,也用来形容非常幽静、美丽的地方。
玄牝(xuán pìn)的意思:指深奥、神秘的道理或原理。
呀然(yā rán)的意思:形容声音响亮、清脆、悦耳。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云归(yún guī)的意思:指云雾逐渐散去或消失。
烛龙(zhú lóng)的意思:指明火的龙形烛台。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左右(zuǒ yòu)的意思:左右表示大致的范围或数量,也可以表示左边和右边。
神仙窟(shén xiān kū)的意思:指非常隐秘、不为外人所知的地方或事物。
- 翻译
- 碧绿的洞穴深邃而警惕,紧贴着山脚边。
早晨的云雾像呕吐般涌出,傍晚的云彩又如同吞咽一般回归。
大自然的气息永不消亡,这里就是神秘的母窍象征。
奇形怪状的石头环绕左右,仿佛猛兽蹲伏。
向旁边走了几十步,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
如何能驾驭烛龙之鞭,让它为我照亮前方道路。
我遍寻仙人洞府,想要了解它们的根源。
- 注释
- 碧洞:绿色深洞。
眈眈:警惕的样子。
呀然:张口的样子。
山根:山脚下。
呕:涌出。
吞:吞没。
大块:大自然。
玄牝门:象征生命的神秘之处。
怪石:奇异的石头。
貙虎蹲:像貙虎一样蹲伏。
漆黑:极黑。
扪:触摸。
鞭烛龙:驾驭烛龙之鞭。
驰奔:疾驰。
神仙窟:仙人的居所。
一一:逐个。
源:源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仙境般的山洞景象,充满了神秘与古朴之美。"碧洞何眈眈"一句,便以清新之笔墨勾勒出洞穴的幽深与清澈,"呀然倚山根"则透露出洞口开阔,依傍在雄伟的山峦之间。接下来的两句"朝云出如呕,暮云归如吞"生动地描绘了云雾随时间变化的神奇景象,仿佛洞穴与天地气息相通。
"大块气不死,兹为玄牝门"此处作者借用道家思想,表达了一种超脱凡尘、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怪石拥左右,势若貔虎蹲"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奇异岩石的空间,这些岩石形态各异,或如猛兽伏地,显得威严而又神秘。
诗人随后写到"旁行数十步,漆黑不可扪",这段行走在洞中的经历,强调了洞穴内部的幽暗与未知。紧接着"安得鞭烛龙,为吾前驰奔"一句,则是诗人对能够引领自己深入洞中寻找神仙踪迹的愿望,这里的“烛龙”形象,又增添了一份传奇色彩。
最后两句"寻尽神仙窟,一一知其源"表达了诗人对于探索自然奥秘和追求超凡境界的执着追求。这首诗通过对山洞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向往与渴望,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