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鞭坠遍杨花陌,晚见珍珍。
应怜醉落楼中帽,长带歌尘。
试拂香茵,留解金鞍睡过春。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画卷,以芦鞭轻扬、杨花纷飞的场景开篇,营造出一种轻盈而略带落寞的氛围。"晚见珍珍","珍珍"可能是女子的名字,也可能形容姿态娇美,暗示着诗人在此时遇见了令他心动的女子。接下来,诗人将她比作朝云,暗示她的飘忽不定和如梦似幻之美,仿佛她是高唐神女般的人物,令人产生遐想。
"应怜醉落楼中帽",诗人想象自己在酒后微醺,帽子落在楼中,形象地表达了他对这位女子的深深迷恋。"长带歌尘"进一步描绘了女子歌声的魅力,连衣带都似乎沾染了歌声的余韵。最后,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要在她的香茵上小憩,甚至愿意留下金鞍,度过整个春天,以示对她的痴心与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采桑子》(其三)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邂逅的向往和对女子的深深眷恋,充满了婉约和浪漫的情感。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