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织图二十四首·其六三眠》
《织图二十四首·其六三眠》全文
宋 / 楼璹   形式: 古风

屋里三眠,门前春过半

桑麻绿阴合风雨长檠暗。

叶底虫丝繁,卧作字画短。

偷閒一枕肱,梦与杨花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虫丝(chóng sī)的意思:形容事物细小如丝的样子。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过半(guò bàn)的意思:超过一半,多于一半

三眠(sān mián)的意思:指连续三天都能安然入睡,形容心境宁静、无忧无虑。

桑麻(sāng má)的意思:形容人的穷困潦倒。

屋里(wū lǐ)的意思:指在狭小的空间或范围内,不愿外出,不与外界接触。

杨花(yáng huā)的意思:指人的心思不定,容易受外界诱惑或干扰。

一枕(yī zhěn)的意思:一夜之间

阴合(yīn hé)的意思:指两个人或事物互相配合,相互补充,形成完整的整体。

枕肱(zhěn gōng)的意思:枕着肘膀,形容夫妻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字画(zì huà)的意思:指书法和绘画。

鉴赏

这首宋朝楼璹的《织图二十四首(其六)三眠》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的宁静画面。首句“屋里蚕三眠”,生动展现了春天蚕儿开始进入休眠期,暗示着农事的节奏和季节的更迭。接下来,“门前春过半”进一步强调了时光的流逝,春天已过大半,门前的景色或许也由盎然生机转向初夏的恬静。

“桑麻绿阴合”描绘出桑树和麻田间的浓密绿荫,显示出农耕的繁荣和自然环境的和谐。“风雨长檠暗”则通过风雨中的长灯,渲染出夜晚的宁静和室内工作的专注,可能是蚕妇在昏黄灯光下纺织的场景。

“叶底虫丝繁,卧作字画短”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蚕妇在忙碌中短暂的休息,她们将手指弯曲成字画形状,仿佛在编织生活的故事,尽管动作简单,却充满了诗意。

最后两句“偷闲一枕肱,梦与杨花乱”表达了蚕妇在忙碌之余,难得的片刻闲暇,她们枕着手臂小憩,梦境中或许与漫天飞舞的杨花交织在一起,流露出淡淡的田园诗意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村妇女的生活情景,既有劳动的艰辛,又有生活的乐趣,展现了古代农耕社会的独特韵味。

作者介绍

楼璹
朝代:宋

又名楼璹,字寿玉,又字国器。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生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楼异之子。以父任得官,初为婺州(今浙江金华)幕僚。绍兴三年(1133年)任於潜(今浙江省临安市)县令,深感农夫、蚕妇之辛苦,绘制《耕织图诗》45幅,反映江南农业情况。每图皆配以五言八句诗,书后附有作者孙楼洪的跋。
猜你喜欢

丰年谣五首·其一

满箔春蚕得茧丝,家家机杼换新衣。

五风十雨天时好,又见西郊稻秫肥。

(0)

次韵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其一

高山流水意无穷,三尺空弦膝上桐。

默默此时谁会得,坐凭江阁看飞鸿。

(0)

夕日操·其三

绎绎道周,伊谁之园。夙不筑自垣,今安以樊。

人各有心,亦不思旃。

(0)

永丰道上阻水

路穷得水欲何为,立马逢人问所之。

十里归来同小愒,一鞭南去不踰时。

(0)

山居

山居入长夏,草树绕我屋。

微风披拂之,有声来肃肃。

葳蕤摇散影,掩冉飘暗馥。

百合开数花,孤芳更清淑。

我卧北窗下,午枕睡方足。

挹此一襟凉,泠然若堪掬。

坐使万虑空,乐哉谢羁束。

有同颜氏子,坐忘遗耳目。

又如慧可师,安心得归宿。

落日行庭前,披衣自扪腹。

閒扶旧僵石,细数新上竹。

小禽时下来,相鸣入丛簇。

见我不惊飞,人禽两幽独。

(0)

浣溪沙·其二十三月夜对梅小酌

蜡烛花中月满窗。楚梅初试寿阳妆。

麒麟为脯玉为浆。

花影烛光相动荡,抱持春色入金觞。

鸭炉从冷醉魂香。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