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三刺史,谁是后来孙。
- 翻译
- 国王拥有美德如同岐山夷地般深远,千年容貌依旧保存。
我怀念那三位刺史,但谁能成为他们的后继者呢?
- 注释
- 王:指代国王。
岐夷德:比喻深远的美德。
千年貌:形容长久保存的容貌。
我怀:我对...怀念。
三刺史:指三位有声望的官员。
后来孙:继任者,后辈。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尧同的作品,名为《嘉禾百咏·其七十九徐偃王庙》。从这四句话来看,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事件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王有岐夷德”,这里的“岐”指的是周文王的封地岐山,而“夷”则是古代华夏民族对于四方各族的泛称,后来特指东方的民族。王有岐夷德,是在说有一位拥有美好品德的人物,这里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位贤君或英雄。"千年貌亦存"表明这份美好的品德即使过了千年,依然存在并被人们所铭记。
“我怀三刺史”,“三刺”通常指的是《春秋左传》中记载的三位刺客——曹刿、专诸和要离。他们都为了国家的利益而英勇牺牲,成为了忠义的典范。而“我怀”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古代英雄事迹的深切怀念。
“谁是后来孙”,这里的“后来孙”指的是后来的子孙或追随者。诗人在问谁能继承和发扬这些古代英雄的事业,显然这是一个期待和挑战,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传统的重视和对未来文化发展的关切。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沉浸于历史怀旧之情,同时又不失对未来的期许与探究。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新安潘侯将行约游山门寺予以泞淖遂止因为诗以见怀
苍山自为门,呀豁异镌镵。
路通石壁尽,潦起田穟陷。
傍岭有结庐,潜潭净于鉴。
闻之固欲往,久雨湿泥泥。
莫陪太守车,然诺岂诳赚。
遥遥桥上去,望望马犹站。
畏滑不肯行,非关惜鞯䪌。
赋石昌言家五题·其二白石寒树屏
名画不复生,古魂埋地底。
技能无所发,骋巧崭岩里。
纤纤扫苍林,坡岸分迤逦。
近可笔发窥,远若风霾起。
遂令众画师,一点不可毁。
我今会石家,饮酒酒复美。
虽不见绿珠,见此差可喜。
愁逢暴谑人,渍墨书不已。
寄题张光禄荣佚堂
疏氏昔二傅,张氏今两卿。
相去千馀载,能与同令名。
亦尝更侍从,况有冰玉清。
世怀山东业,力制河北兵。
云烟忽起晦,日月不得明。
白首无所为,脱身吴楚城。
七十还印绶,不以名教轻。
葺堂读旧书,时出郊郭行。
水边观游鱼,树底爱啼莺。
适逢野老语,复问农人耕。
纷纷世上士,车马无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