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潘孟与山居寒雨·其一》
《和潘孟与山居寒雨·其一》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飒沓林阿村居奈雨何。

市声到壑尽,幽事傍农多。

山作重重睡,畦添白白波

槿垣竹户外相近相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波(bái bō)的意思:指白色的波浪,比喻虚浮的事物或虚假的言辞。

村居(cūn jū)的意思:指农村的居民和生活环境。

户外(hù wài)的意思:户外指的是在室外的场所或活动。

林阿(lín ā)的意思:指人多、物密集的地方。

飒沓(sà tà)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有节奏,连续不断。

市声(shì shēng)的意思:指城市中繁忙的喧哗声音。

相近(xiāng jìn)的意思:指非常接近,相似。

相过(xiāng guò)的意思:相互交流、相互了解

幽事(yōu shì)的意思:指隐秘或私密的事情,也可以指不为人知的事情。

重重(chóng chóng)的意思:重复叠加,层层叠叠

竹户(zhú hù)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简陋住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寒雨中的山居生活,充满了宁静与自然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间雨景的静谧与生机。

“飒沓遍林阿”,开篇即以“飒沓”形容雨声,生动地描绘了雨点在林间穿梭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雨中特有的氛围。“遍林阿”则进一步强调了雨的普遍性,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被雨水覆盖的世界。

“村居奈雨何”,紧接着表达了对雨天乡村生活的无奈与感慨,雨似乎成为了影响日常生活的因素之一。

“市声到壑尽”,通过对比,突出了雨天的寂静,市井的喧嚣在山谷中消失殆尽,展现出雨后山间的宁静与祥和。

“幽事傍农多”,转而关注于雨后山间的生活细节,暗示了农事活动在雨后的恢复,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面。

“山作重重睡,畦添白白波”,运用拟人手法,将山比作沉睡的巨人,畦田上则因雨水的汇聚而形成白色的波纹,形象地描绘了雨后山川的美丽景象。

“槿垣竹户外,相近不相过”,最后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邻里之间的亲近与疏远,虽然近在咫尺,却因各自忙碌或沉思而未有交集,增添了诗作的意境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寒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雨中荷花

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

一阵风来碧浪翻,珍珠零落难收拾。

(0)

摊破浣溪沙·其一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0)

荷花

芳姿香可人,刚道六郎似。

谁谓前哲心,爱莲比君子。

(0)

圣贤

圣贤自牧极卑谦,后学才高胆力兼。

悔赋不妨排贾谊,谤诗遂至劾陶潜。

取人最忌规模狭,绝物常因议论严。

君看国风三百首,小夫贱隶采何嫌。

(0)

怀素上人草书歌

吾观文士多利用,笔精墨妙诚堪重。

身上艺能无不通,就中草圣最天纵。

有时兴酣发神机,抽毫点墨纵横挥。

风声吼烈随手起,龙蛇迸落空壁飞。

连拂数行势不绝,藤悬查蹙生奇节。

划然放纵惊云涛,或时顿挫萦豪发。

自言转腕无所拘,大笑羲之用阵图。

狂来纸尽势不尽,投笔抗声连叫呼。

信知鬼神助此道,墨池未尽书已好。

行路谈君口不容,满堂观者空绝倒。

所恨时人多笑声,唯知贱实翻贵名。

观尔向来三五字,颠奇何谢张先生。

(0)

送袁秀才下第归毗陵

羸马出都门,修途指江东。

关河昨夜雨,草木非春风。

矢舍虽未中,璞全终待攻。

层霄秋可翔,岂不随高鸿。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