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长信草》由明代诗人陈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中草木的生长状态与环境氛围。
首句“宫草宁无意,先从静处生”,以“宫草”为切入点,赋予其生命意识,仿佛草木在宫中生长并非出于偶然或外界的驱动,而是自有其内在的规律和意志,选择在宁静之地萌发。这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植物赋予了人的思想情感,展现出一种超脱于日常琐碎的静谧之美。
接着,“青青长自好”,进一步描绘了草木的生长状态,强调其颜色的青翠和生命力的旺盛。这里的“自好”不仅指草木本身的美丽,也暗含了诗人对这种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草木在宫中静静地生长,不受外界干扰,展现出一种独立而自足的生命力。
最后一句“玉辇不来行”,则以“玉辇”这一皇家出行的象征,反衬出草木生长环境的冷清与孤独。玉辇象征着权力与繁华,但它的缺席,使得原本可能因皇家活动而热闹非凡的宫中,变得寂静无声。这不仅是对环境的一种描述,也是对当时宫廷生活的一种隐喻,暗示了权力更迭、繁华褪去后的寂寥与落寞。
整首诗通过对宫中草木生长状态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环境、时间以及生命状态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邃的情感世界。通过“宫草”的生长与“玉辇”的对比,诗人传达了一种关于自然与人类、静谧与繁华、永恒与瞬间的深刻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东坡八首,并叙·其三
自昔有微泉,来从远岭背。
穿城过聚落,流恶壮蓬艾。
去为柯氏陂,十亩鱼虾会。
岁旱泉亦竭,枯萍黏破块。
昨夜南山云,雨到一犁外。
泫然寻故渎,知我理荒荟。
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
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脍。
焚书坑
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郊居岁暮
屏居负山郭,岁暮惊离索。
野迥樵唱来,庭空烧烬落。
世纷因事远,心赏随年薄。
默默谅何为,徒成今与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