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送古上人》
《再送古上人》全文
宋 / 饶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危径湍溪六月寒,阿师分卫云端

有人不辨师真伪举似山僧短偈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阿师(ā shī)的意思:指对师长极其尊敬,言谈举止恭敬有礼。

分卫(fēn wèi)的意思:分散巡逻的卫兵

举似(jǔ sì)的意思:指事物相似或类似,可以拿来作为比喻或参照。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危径(wēi jìng)的意思:指行走的道路狭窄险峻,引申为事情的进退困难,处境危险。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云端(yún duān)的意思:指高处的云彩,比喻高远、飘渺的境界或理想。

真伪(zhēn wěi)的意思:真实与虚假之间的区别,真实与假冒之间的对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送别场景,同时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对修行者的尊敬。诗中“危径湍溪六月寒”一句,以“危径”和“湍溪”描绘出一条险峻且水流湍急的小路,即便是在炎热的六月,也给人一种清凉之感,暗示着修行之路的艰难与清冷。而“阿师分卫入云端”则进一步渲染了高僧修行的超凡脱俗,仿佛他能穿梭于云雾之间,象征着其精神境界的高远。

接下来,“有人不辨师真伪”一句,点出了世俗之人对于高僧的误解与不理解,强调了修行者与世人的隔阂。最后,“举似山僧短偈看”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高僧能够通过简短的诗歌来传达深邃的智慧,让世人更好地理解和接纳修行的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以及对高僧修行生活的隐喻,展现了对修行者精神追求的尊重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间真理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介绍

饶节
朝代:宋   字:德操   籍贯:自号倚松道   生辰:1065~1129

饶节(1065~1129),宋代诗僧。字德操,一字次守,自号倚松道人、倚松老人,出家后法名如壁。江西临川人,江西诗派重要诗人。就学于吕希哲,与谢逸、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其诗淳真朴实,华而不绮,陆游称其为当时诗僧第一。 
猜你喜欢

火田郑次山贫士也有燕坐之处五为赋之·观小

一息万里驰,白日天无光。
归来固吾圉,宇泰生吉祥。

(0)

火田郑次山贫士也有燕坐之处五为赋之·寓意

山水可吾情,对酒不必醉。
及其不以酒,何由得翁意。

(0)

寄题吴伯丰所居二首·亦爱轩

心兮如太虚,何恶亦何爱。
吾庐寄吾兴,妙处端有在。
於中忘岁时,畴觉屡迁代。
但知曲肱眠,居然乐其内。
无事户不出,此意谁能会。
更约素心交,携书静相对。

(0)

寄题吴子似所居二首·读书亭

古人不可见,千卷留遗编。
要非纸上语,至理实参前。
列圣精微心,舍此将何传。
极本会於一,枝叶数万千。
博文可约礼,掘井志得泉。
兹乃读书旨,涵泳当忘年。
勿以急迫求,留神尝静专。
说勿事悠悠,岁月空推迁。
久而竟纯熟,脱落不知然。
众理斯旁参,如海地百川。
又如庖丁刀,体解牛无全。
超然得我心,枫鉴非方圆。
书在言语后,用起言语先。
唐人资缀缉,汉儒拘训笺。
记诵日益博,畴知心鉴昏。
祗足聘驰骛,与道实天渊。
镇山名亭意,难与世人言。
方将屏俗虑,日夕亲圣贤。
见闻岂足道,孰是入德门。
隐几无别事,真趣在穷研。
一时忽冰释,花柳春无边。
此时案上书,始可付蹄筌。

(0)

寄题吴子似所居二首·经德堂

上帝降斯民,厥安存秉彝。
古昔世教明,大道行坦夷。
裘葛顺冬夏,饮食弃渴饥。
非有慕于外,夫妇皆与知。
岳渎气既分,民风日浇漓。
仁义既榛塞,教化悲陵迟。
隐然善端著,不胜奸伪滋。
其至藉吾道,纷纷取世资。
阳尊若示公,阴叛实济私。
孟氏极雄辨,剖晰精毫釐。
言言七篇在,炳如日星垂。
千载嗟晦蚀,大义谁复提。
延陵有佳孙,好学谨操持。
传授有所自,源派分江西。
若为日用功,义利早辨之。
细读象山记,妙意良在兹。
愿言不为获,努力但耘耔。
堂前有松桂,年年长柯枝。
生意不自已,何心论报施。
请子对佳木,长哦经德诗。

(0)

节后赴传岩叟之招望日同游棲隐庵华严寺吴岩

乘兴联翩渡小溪,轻车不怕日斜西。
拟来古寺观新扁,且向山斋读旧题。
茆屋起烟归路暝,秋云阁雨暮天低。
人生适意惟行乐,不较毫芒宠辱齐。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