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相(běn xiàng)的意思:指事物的本来面目或真实状态。
长林(cháng lín)的意思:茂密的森林或丛林
春明(chūn míng)的意思:春天的天明,指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景象。
大海(dà hǎi)的意思:比喻广阔无边的海洋,也比喻广阔无边的事物或领域。
独得(dú de)的意思:指只有自己一个人得到或获得。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海陬(hǎi zōu)的意思:形容人的胸怀宽广,心胸豁达,不拘小节。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斤斧(jīn fǔ)的意思:指斧头和斧子,比喻凭借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创造事业。
精华(jīng huá)的意思:指事物最重要、最精彩、最精细的部分或精髓所在。
荆凡(jīng fán)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能力超群。
棱棱(léng léng)的意思:形容物体的边缘锐利或有棱有角。
气味(qì wèi)的意思:指早起学习或工作,形容人勤奋向上的精神状态。
荣枯(róng kū)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兴盛和衰败,荣华富贵和贫困困苦的对比。
胜国(shèng guó)的意思:指能够战胜其他国家或者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国家。
所自(suǒ zì)的意思:自己所为,自身的行为或结果。
文献(wén xiàn)的意思:指古代的书籍、文书等,也泛指有价值的文字资料。
香扆(xiāng yǐ)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言行举止端庄。
相投(xiāng tóu)的意思:指志趣相投,彼此投合。
- 鉴赏
这首诗以“题瀛台木变石六韵”为题,出自清朝乾隆皇帝弘历之手。诗中描绘了瀛台上的木变石景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变化与深邃哲思。
首句“香扆前墀峙,棱棱胜国留”,以“香扆”和“前墀”起笔,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暗示瀛台作为皇家园林的独特地位。接着,“棱棱胜国留”则进一步强调了瀛台在国家历史中的重要性,通过“棱棱”二字,形象地描绘出其坚固不摧的形象。
接下来的几句“莫稽来所自,难悟是何由。风雨长林里,荆凡大海陬。”则转向对木变石成因的探索,表达了对自然界奥秘的追寻与不解。诗人将目光投向风雨中的长林与大海的边缘,似乎在寻找答案,但又意识到这一切的复杂与难以言喻。
“精华有独得,气味本相投。”这两句揭示了木变石之所以独特的原因,即它蕴含着自然界的精华,并与周围环境有着内在的联系。这里的“精华”不仅指物质上的独特性,也暗含了精神层面的深刻意义。
“宁介荣枯意,还辞斤斧修。”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然界的尊重与敬畏,认为即使面对荣枯更迭,也不应轻易破坏,而是要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避免过度干预。
最后,“春明如续录,文献此堪求。”诗人将眼前的景象比作历史的延续,鼓励后人在此寻找知识与智慧的源泉。这不仅是对木变石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传承与探索精神的呼唤。
整首诗通过对瀛台木变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与哲学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西陵峡
峡势如拥出,上与青天齐。
其下有重渊,一纸铺琉璃。
所喜无巉岩,放棹免留稽。
峨峨荆门山,曲折萦丹梯。
千岩与万壑,秀绝巴江西。
及兹得饱看,何事劳扶藜。
黄牛既以静,白马声亦低。
我今喜无事,但听春鸠啼。
登峨眉山用李青莲诗韵·其二
言陟兹山来,青翠邈难匹。
十步一长吁,奇险不可悉。
引领望中峰,云间没复出。
聿想山中人,定有王乔术。
忽然微雨过,寒风吹萧瑟。
行路岂不难,奇赏会须毕。
回首眺冥濛,前路忽已失。
夕烟开晚晴,乱山照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