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钱分灶婢,赊米乞庵僧。
恶语闻皆恕,凡诗见亦称。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自我安慰、自嘲与世事无奈的心境的诗句。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生活不易和心中的苦涩。
"忍事宁生瘿,今谁似我能" 这两句表明诗人在艰难的环境中坚持下来,不断地忍受着生活给予的种种困扰。"瘿"通常指的是颈部的异常肿块,这里隐喻了内心的沉重和外界压力的双重煎熬。
"缺钱分灶婢,赊米乞庵僧" 描述了诗人经济上的窘迫。他不得不割爱自己的财产(“缺钱分灶婢”),甚至要向寺庙中的和尚借粮(“赊米乞庵僧”)。这里反映出诗人生活的拮据。
"恶语闻皆恕,凡诗见亦称"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他人的恶言中能保持宽容的心态。他不仅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了豁达,而且即便是看到别人的诗歌作品,也能给予认可和赞美。
最后两句 "平生楼百尺,非复旧陈登" 描绘了诗人曾经有过辉煌的往事,但现在却只能回忆,无法再现往昔的辉煌。这是对个人命运的一种无奈和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自我写照,展现了一位知识分子在动荡时期的艰辛与自嘲,同时也透露出他内心的豁达与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