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桃花曲》以桃花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世间不公的感慨。
首句“但使桃花艳”,以桃花的艳丽作为引子,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期待。“艳”字不仅描绘了桃花的美丽,也暗含了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桃花的盛开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激发了读者对美好未来的想象。
次句“得间美人簪”,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桃花不仅美丽,还能成为美人头上的装饰,增添风采。这里将桃花与美人巧妙结合,既展现了桃花的实用价值,又赋予了其更高的审美意义。通过“美人簪”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能够提升个人魅力、增添生活情趣的肯定态度。
第三句“何须论后实”,转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不拘泥于表面现象的态度。桃花的美丽并不在于其果实是否丰硕,而是其本身所散发出的自然之美。这句话提醒人们,不应仅仅从物质层面评价事物的价值,更应欣赏其内在的美和精神的丰富。
最后一句“怨结子瑕心”,借用典故,表达了对不公正待遇的愤慨。子瑕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因受到排挤而心生怨恨。诗人在这里借用了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社会中不公现象的不满和对正义缺失的忧虑。同时,也暗示了桃花虽美,却也可能遭遇误解和忽视,寓意深刻。
整体而言,《桃花曲》通过桃花这一意象,巧妙地融合了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吾庐
吾庐清溪中,年久半倾圯。
圯者不复问,存者还欲倚。
老梅共横斜,撑拒临流水。
有客念倾颓,赠粮令葺理。
负戴骇邻人,升斗分匠氏。
仍缺石与木,来朝卖一豕。
力作何纷纭,痴儿间老婢。
窗牖次第明,巷径复委委。
家人意颇贪,指点旧基址。
乃欲典衣裳,更求广居止。
微笑谓家人,户外寒方始。
且留此隙地,以待春风起。
我自荷一锄,种菜柴门里。
早发华阳镇
七月五日阻北风,江头白浪高于篷。
中秋夜泊华阳镇,琵琶琥珀声瑽瑽。
月高鸡啼天不曙,官船吹金起击鼓。
不闻江上人语声,惟闻满江动樯橹。
北风渐软江水平,高帆一一出前汀。
估人利涉争及时,何能熟寝待天明。
披衣出舱我看月,波黑天低光明灭。
梦中每爱放江船,月落空江鸣鶗鴂。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