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其五》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其五》全文
唐 / 朱庆馀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深斋尝独处讵肯秋声

翠筱寒愈静,孤花晚更明。

每因逢石坐,多见抱书行

入夜听疏杵,遥知耿此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翠筱(cuì xiǎo)的意思:形容竹子翠绿而娇小。

独处(dú chǔ)的意思:指一个人独自待在某个地方,不与他人交流或共度时间。

孤花(gū huā)的意思:指孤立无援的人或物,形容处境孤单。

讵肯(jù kěn)的意思:表示不肯、不愿意。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入夜(rù yè)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天黑的时候。

书行(shū xíng)的意思:指读书的行为,也指读书的成果。

遥知(yáo zhī)的意思:通过远距离的观察和了解,得知事物的真相或情况。

翻译
我常常独自待在深斋之中,怎会厌恶秋天的声音。
青翠的竹子在秋夜中更显寂静,孤独的花朵在傍晚时分更加明亮。
每次遇到石头便坐下读书,常见抱着书本行走的身影。
夜晚聆听稀疏的捣衣声,远方也能感受到这份深深的思绪。
注释
深斋:指深宅或静室。
厌:厌恶。
秋声:秋天的自然声音,如风声、虫鸣等。
翠筱:青翠的竹子。
孤花:孤独开放的花朵。
石坐:坐在石头上。
抱书行:抱着书本行走。
疏杵:稀疏的捣衣棒敲击声。
耿:清晰,持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深闺中沉醉于秋天的宁静与美好之中。"讵肯厌秋声"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特有声音如蛙鸣、叶落等自然之声的喜爱和不厌倦。而"翠筱寒愈静,孤花晚更明"则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突出了秋日的宁静与孤独之美。

诗人在深闺中经常坐在石头上,这里的"每因逢石坐,多见抱书行"展示了诗人习惯于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和思考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多见"可能暗示着诗人不仅是独自一人,还可能时而与其他文人墨客共度时光。

夜晚时分,远处传来木鱼声,这里的"入夜听疏杵,遥知耿此情"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于佛法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的渴望。"疏杵"即是寺庙中的木鱼,用以计时或召集僧众,这里也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和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声、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书卷和佛法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独处时的心境与情感。这种深厚的情感与宁静的意境相得益彰,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超然物外的淡定与安宁。

作者介绍
朱庆馀

朱庆馀
朝代:唐   籍贯:越州(今浙江绍兴)   生辰:826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猜你喜欢

任城对雪

纷纷暮雪阻任城,春入官河水未生。

柳色无端虚二月,雁声何事到三更。

南归舟楫汀沙远,北望关山野树横。

贾谊少年多涕泪,岂知汉室自升平。

(0)

晚坐·其四

近户青梧枝叶舒,深秋结实乱垂珠。

年饥不畏无饘粥,升斗还当担石储。

(0)

寄孙锦衣·其一

锦衣先禁旅,日日奉金銮。

立仗螭头近,传呼雉尾寒。

(0)

奉和子约夏日郊居五首·其五

梦鹿初醒日上迟,戏禽偏爱午阴时。

隐侯新制郊居赋,不遇王筠未解知。

(0)

奉和子约夏日郊居五首·其四

三亩芳园带草堂,一行作吏久荒凉。

乌衣乐事多清夜,莫向春池梦别长。

(0)

张银台避兵湖上三首·其二

黄巾夜逐马鞍东,华屋朝随一创空。

但使有桥容博望,不将无宅笑张融。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