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朝饥(cháo jī)的意思:形容早晨饥饿的状态。
臣朔(chén shuò)的意思:指臣子效法忠臣的行为,表示臣子忠心耿耿,效忠君主。
当世(dāng shì)的意思:指现在的时代、当前的社会。
飞花(fēi huā)的意思:形容花朵在风中飘舞,也比喻文字、武艺等技能的高超。
记得(jì de)的意思:保持记忆,不忘记。
烂熟(làn shú)的意思:
[释义]
(1) (形)肉、菜等煮得十分熟。
(2) (形)十分熟悉;十分熟练。课文背得烂熟。(作补语)
[构成]
偏正式:烂〔熟连晓(lián xiǎo)的意思:连续不断地天亮,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了不(liǎo bù)的意思:表示事情已经完成或已经彻底了结,没有任何遗憾。
平章(píng zhāng)的意思:指官员平日里对朝廷政务的处理,也可用来形容平时处理事务的能力。
前时(qián shí)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或以前的某个特定时期。
世用(shì yòng)的意思:指人世间所能使用的、适应于世俗的方法和手段。
熟思(shú sī)的意思:指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思考和思维。
送春(sò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离去,夏天的到来。
索米(suǒ mǐ)的意思:指人们在困境中寻找出路或解决问题的能力。
万事(wàn shì)的意思:万事如意是一个祝福的词语,意思是希望一切事情都能如愿以偿,顺利成功。
援毫(yuán háo)的意思:用毫毛援助,形容微小的帮助或支持。
- 翻译
- 离家的时候还是腊月前,看着花瓣被风吹落却浑然不觉。
厌倦了枕边连绵的晨雨声,提笔愁绪满怀地写下送别春天的诗篇。
一生都希望得到公正的评价,面对万事都要深思熟虑。
我像汉代的司马相如,才能无法迎合当世,只能寻求救济来解救朝廷的饥饿问题。
- 注释
- 离家:离开家乡。
腊前:农历年前。
吹尽:全部吹散。
飞花:飘落的花瓣。
傍枕:枕边。
厌听:厌倦听。
连晓雨:连续的早晨雨水。
援毫:提笔。
百年:一生。
直好:一直喜好。
平章:公正评价。
烂熟思:深思熟虑。
臣朔:指司马相如,这里借代自己。
不堪:不能胜任。
当世用:迎合当世。
唯应:只应该。
索米:求取粮食。
救朝饥:救济朝廷的饥饿。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偶成(其三)》。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颇为深刻。
首句“离家记得腊前时,吹尽飞花了不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在中国古代,腊指的是冬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或丁日,这里用来指代某一个特定的时刻。飞花通常形容春天的落花,但在这里却被“吹尽”,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让人不禁感慨万分。
次句“傍枕厌听连晓雨,援毫愁赋送春诗”描绘了诗人夜宿旅店,耳边是连绵不断的细雨声,心中却充满了对即将离去的春天的不舍。这里的“傍枕”形容诗人侧卧而听,既有寂寞之感,又带着对时光易逝的无奈。而“援毫愁赋送春诗”则展示了诗人在这种环境和心境下,提笔写作,以诗歌来寄托自己的哀愁和不舍。
第三句“百年直好平章看,万事仍须烂熟思”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这里的“百年直好”意味着长时间的观察与思考,“平章”则是对世事的客观审视。“万事仍须烂熟思”则强调了对于任何事情都需要深入思考,不能浅尝辄止。
末两句“臣朔不堪当世用,唯应索米救朝饥”则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关切和责任感。这里的“臣朔”是诗人的自称,“不堪当世用”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才能或能力在当时社会中无法得到施展的无奈。而“唯应索米救朝饥”则显示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比喻为“索米”)来缓解国家的饥荒。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性和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诗人对此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