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裥半将遮屐点,柘竿长是拄腰纤。
纤腰拄是长竿柘,点屐遮将半涧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古代宴席或歌舞场景。"君在教头歌昔昔"暗示着主人或尊者在指挥歌舞,而"妓看垂手落掺掺"则描绘了舞妓们优雅地低垂双手,轻盈起舞的姿态。"裙裥半将遮屐点"写出了舞妓们的裙子下摆轻轻拂过鞋子,"柘竿长是拄腰纤"则形象地刻画了她们使用柘木制成的细长道具支撑身体,显得腰肢纤细。
接下来两句通过倒装,强调了柘竿和裙子的作用:"纤腰拄是长竿柘,点屐遮将半涧裙",再次强调了舞姿的曼妙。最后两句"掺掺落手垂看妓,昔昔歌头教在君"收束全诗,指出舞妓们专注表演,而主人则在一旁欣赏,指挥着整个歌舞的节奏。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画面感强,展现了清朝毛奇龄对古代宴会文化细腻入微的观察和描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