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园口号》
《小园口号》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静理入閒趣,方知天地功。

栗皱开夜雨,豆荚秋风

不死身从老,安贫养已丰。

平生狷介志,汨没寂寥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贫(ān pín)的意思:安于贫困,满足于贫困的生活状态。

豆荚(dòu jiá)的意思:指豆荚中的豆子,比喻事物内部的内容或核心。

寂寥(jì liáo)的意思:寂寥指的是孤独、冷清、寂寞无人的状态。

静理(jìng lǐ)的意思:指保持心境平静,理智思考问题。

狷介(juàn jiè)的意思:形容人性格刚正,不苟言笑,行事正直,不随波逐流。

栗皱(lì zhòu)的意思:形容纹理、褶皱等细节清晰,如同栗子皱纹一样。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首句“静理入閒趣,方知天地功”点明了在宁静中领悟到自然界的奥秘和宇宙的力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与敬畏之心。

接着,“栗皱开夜雨,豆荚喜秋风”两句,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栗树的叶子在夜雨的滋润下呈现出独特的纹理,而豆荚在秋风的吹拂下似乎也充满了喜悦,这些细节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和谐共处的画面。

“不死身从老,安贫养已丰”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乐观态度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即使身体逐渐衰老,但心灵保持年轻,享受着内心的丰富与满足。这种超脱世俗、安于简朴的生活哲学,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最后,“平生狷介志,汨没寂寥中”两句,揭示了诗人一生坚守独立不羁的志向,在孤独与寂寞中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不仅是一种对个人品格的坚持,也是对内心世界深度探索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精神世界的独特见解,以及在平凡生活中寻找真谛的智慧。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吴教授席上同伯阳汲井咏

皎洁如明镜,铜瓶下愈深。

妆成不照影,应恐坠金簪。

(0)

早朝应制

天香初引玉炉熏,日照龙墀綵仗分。

阊阖九重通御气,蓬莱五色护祥云。

班联文武齐鹓鹭,庆合华夷致凤麟。

圣主临轩万年寿,敬陈明德赞尧勋。

(0)

谒长陵

忆昔六龙升御日,最先承诏上銮坡。

论思虚薄年华远,霄汉飞腾宠命多。

空有赤心常捧日,不禁清泪欲成河。

文孙继统今明圣,供奉无能奈老何。

(0)

九日过宿迁县

挂席迢遥晚未休,行程逦迤望邳州。

数家农舍通篱落,几处渔舟聚洑流。

回首乡园天渺渺,惊心时序水悠悠。

紫萸黄菊非无意,沙鸟汀云漫自愁。

(0)

赠梁本之·其二

蜀山消尽雪皑皑,江水初平滟滪堆。

问路遥穿三峡过,之官惟带一经来。

林间女负巴盐出,烟际人乘僰骑回。

莫叹遐方异风俗,此州元有穆清台。

(0)

送刘编修朝宗赴九江教授·其一

昔过浔阳郡,凭高畅客情。

庐山当近郭,江水带孤城。

茅屋家家净,渔舟个个轻。

广文怀散逸,此去课诸生。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