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晦蓂全落,春迟柳暗催。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波(cāng bō)的意思:指江河湖海中的波浪,也比喻人事变幻不定、世事变迁。
斗牛(dòu niú)的意思:指两头野牛交锋的场面,比喻力量相争或争斗激烈的情况。
镐饮(hào yǐn)的意思:指人们喝酒时令人痛苦的经历或者不幸的遭遇。
汉武(hàn wǔ)的意思:指统一战国后的中国,由汉朝创立,以汉武帝刘彻为代表。
灵池(líng chí)的意思:指具有神奇力量的水池或泉眼。比喻具有特殊功效或能力的人或事物。
柳暗(liǔ àn)的意思:指柳树茂密遮蔽阳光,使地面显得阴暗。比喻环境幽暗、景象模糊。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烧劫(shāo jié)的意思:指火灾和抢劫,形容灾难和劫难。
沈灰(shěn huī)的意思:指事物的破败、消亡或人的失意、沉沦。
石鲸(shí jīng)的意思:指人心如石,没有感情和情感。
文乐(wén lè)的意思:指文化和娱乐活动,特指戏曲表演。
武才(wǔ cái)的意思:指军事才能或武艺高强的才能。
夜珠(yè zhū)的意思:指星星。用来形容夜空中闪烁的星星。
月尽(yuè jìn)的意思:指月亮快要落下或消失的时候。
帐殿(zhàng diàn)的意思:指虚假的荣华富贵,不真实的权势。
周文(zhōu wé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的内容充实、文采斐然。
- 注释
- 春豫:春天的娱乐活动。
灵池:有灵气的水池。
沧波:青绿色的波浪。
帐殿:像帐篷一样的宫殿。
舟:小船。
淩:越过。
石鲸:水中的石刻鲸鱼。
槎:木筏。
斗牛:星宿名,这里指高高的星空。
节晦:月末。
蓂:蓂荚,传说中的一种植物,每天长一叶,到月底落尽。
春迟:春天来得晚。
柳暗催:柳树在暗中促进春意。
象溟:模糊不清的样子。
浴景:沐浴的景象。
烧劫:火灾或大的灾难之后的景象。
沈灰:沉寂的灰烬。
镐饮:镐京的宴饮,喻指古代盛世的欢乐。
周文乐:周文王时期的音乐。
汾歌:在汾水边的歌唱,这里借指汉武帝的诗歌。
明月尽:月亮消失。
夜珠:夜明珠,比喻美好的事物自然会出现。
- 翻译
- 春日欢聚在神奇的池畔,碧波荡漾宫帐依次展开。
小船越过石鲸悠然前行,木筏擦过天上的斗牛星回来。
月末时分艾草全都凋零,春意迟迟柳色却暗暗催发新绿。
朦胧中观看沐浴的景象,从灰烬中辨认出往昔的灾难。
如同周文王宴饮的欢乐,好比汉武帝吟唱的风流才华。
无需担心明月会消逝,自然会有夜明珠光彩照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春天举行的盛大宴会。开篇“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两句,便设定了一个美好的季节与壮丽的场景,灵池在春日中显得更加神秘而美好,而帐殿的打开则预示着宴会的隆重。
紧接着,“舟淩石鲸度,槎拂斗牛回”两句,以生动的画面展示了宴会现场的热闹景象。舟船在水中穿梭,仿佛像传说中的神兽“石鲸”一般,而帆樯挥舞,如同斗牛般强悍。
诗人随后描写自然之美,“节晦蓂全落,春迟柳暗催”两句表明春天的花朵已经凋零,但春意却被延缓,柳树在微暗中似乎正在受到春日的催促,生长得更快。
“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沈灰”这两句则是对宴会上某个奇特景观的描绘,可能是指某种仪式或娱乐活动。这里的“象溟”可能是指一处与大象有关的水域,而“烧劫辨沈灰”则令人联想到一种古老的祭祀活动。
最后,“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四句,是诗人对历史文化的颂扬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诗人提及了周文王和汉武帝时期的音乐与文学成就,同时表达了即使美好的时光会结束,但新的美好总会到来,如同夜空中的珍珠一样。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自然美景以及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欢愉和谐、文化自信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