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比(bù bǐ)的意思:不相上下,不互相比较
成寐(chéng mèi)的意思:指人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快速入睡或沉睡。
踌躇(chóu chú)的意思:犹豫不决,心中有所顾虑
处子(chǔ zǐ)的意思:指未有过性经验的人或事物。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光天(guāng tiān)的意思:指天空明亮无云的状态,也比喻公正无私的品质。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空床(kōng chuáng)的意思:指床铺空着,没有人睡。
流苏(liú sū)的意思:指物体下垂的部分,也比喻人物的品质或形象。
凝思(níng sī)的意思:深入思考,静心思索。
情意(qíng yì)的意思:形容情感深厚,关心备至。
韶光(sháo guāng)的意思:指美好的时光或年华。
啼血(tí xuè)的意思:形容痛苦或悲伤到极点,以至于流泪如血。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正好(zhèng hǎo)的意思:刚好符合预期或需要;恰好
支颐(zhī yí)的意思:托腮支颐,表示闲散无事,悠闲自得。
子规(zǐ guī)的意思:子规是一个古代的乐器,代表着规矩、纪律和秩序。
- 鉴赏
这首《清平乐·暮春夜感》由明代诗人谢季兰所作,情感细腻,描绘了暮春时节的哀愁与思绪。
“怜花惜月”,开篇即点出对自然美景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情意凭谁说”,表达了内心情感无人倾诉的孤独与无奈。“正好韶光天又夺”,感叹美好时光被无情剥夺,韶华易逝。“处处子规啼血”,子规鸟的啼鸣,象征着哀伤与悲痛,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凝思不比春初”,深沉的思考与最初春日的愉悦形成对比,突显了情感的转变与复杂性。“空床闲挂流苏”,描绘了主人公在空荡的床上,挂着装饰华丽的流苏,暗示内心的空虚与寂寞。“欲睡何曾成寐,支颐无限踌躇”,表达了想要入睡却难以入眠,支撑着头颅,心中满是犹豫与彷徨,生动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形象的景物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暮春之夜的深深感怀与复杂情绪,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孤独与寂寞的深刻体验,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与忧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