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西 江 月 梅 花 宋 /苏 轼 玉 骨 那 愁 瘴 雾 ,冰 姿 自 有 仙 风 。海 仙 时 遣 探 芳 丛 。倒 挂 绿 毛 么 凤 。
(么 同 :幺 )素 面 翻 嫌 粉 涴 ,洗 妆 不 褪 唇 红 。高 情 已 逐 晓 云 空 。不 与 梨 花 同 梦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冰姿(bīng zī)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美丽冷傲,像冰雪一样清冷美丽。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倒挂(dào guà)的意思:指事物颠倒或逆转,与正常情况相反。
芳丛(fāng cóng)的意思:指花草丛生,芬芳扑鼻的景象。
高情(gāo qíng)的意思:指感情高尚、慷慨豪放。
挂绿(guà lǜ)的意思:指人因病而面色苍白或带有病态,形容虚弱无力。
海仙(hǎi xiān)的意思:指水中的仙人,比喻潜心修炼、通达天人之道的人。
梨花(lí huā)的意思:梨花是指梨树开花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素面(sù miàn)的意思:指没有装饰、修饰的面貌或状态,也可指没有经过修饰的真实本来面貌。
同梦(tóng mè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在同一时间做了相同的梦,也可用来形容人们有着相同的愿望或追求。
洗妆(xǐ zhuāng)的意思:指女性化妆打扮。
仙风(xiān fēng)的意思:指高尚纯洁的风气或人们的品德高尚,也用来形容环境清幽、气氛祥和。
玉骨(yù gǔ)的意思:形容人的骨骼轻盈、柔韧,体态优美。
瘴雾(zhàng wù)的意思:指瘴疠肆虐的烟雾,引申为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困境。
- 注释2
瘴雾:南方山林中的湿热之气。
②倒挂绿毛:似鹦鹉而小的珍禽。
幺风:鸟名,即桐花凤。
涴:沾污。
⑤“不与”句:苏轼自注:“诗人王昌龄,梦中作梅花诗。”
- 译文
梅花生长在瘴疠之乡,却不怕瘴气的侵袭,是因它淡雅的姿态有神仙的风姿。海仙经常派遣使者来到花丛中探望,这个使者,原来是倒挂在树上的绿毛小鸟。
它的素色面容不屑于用铅粉来妆饰,即使梅花谢了,而梅叶仍有红色。高尚的情操已经追随向晓云的天空,就不会想到与梨花有同一种梦想。
- 赏析
此词当为悼念随作者贬谪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词中所写岭外梅花玉骨冰姿,素面唇红,高情逐云,不与梨花同梦,自有一种风情幽致。上阕通过赞扬岭南梅花的高风亮节来歌赞朝云不惧“瘴雾”而与词人一道来到岭南瘴疠之地;下阕通过赞美梅花的艳丽多姿来写朝云天生丽质,进而感谢朝云对自己纯真高尚的感情一往而深,互为知己的情谊,并点明悼亡之旨。全词咏梅,又怀人,立意脱俗,境象朦胧虚幻,寓意扑朔迷离。格调哀婉,情韵悠长,为苏轼婉约词中的佳作。
词的上阕写惠州梅花的风姿、神韵。起首两句,突兀而起,说惠州的梅花生长在瘴疠之乡,却不怕瘴气的侵袭,是因这它有冰雪般的肌体、神仙般的风致。接下来两句说它的仙姿艳态,引起了海仙的羡爱,海仙经常派遣使者来到花丛中探望;这个使者,原来是倒挂在树上的绿毛小鸟(状如幺凤)。以上数句,传神地勾勒出岭南梅花超尘脱俗的风韵。
下阕追写梅花的形貌。“素面翻嫌粉涴”,岭南梅天然洁白的容貌,是不屑于用铅粉来妆饰的;施了铅粉,反而掩盖了它的自然美容。岭南的梅花,花叶四周皆红,即使梅花谢了(洗妆),而梅叶仍有红色(不褪唇红),称得上是绚丽多姿,大可游目骋情。面对着这种美景的东坡,却另有怀抱:“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东坡慨叹爱梅的高尚情操已随着晓云而成空无,已不再梦见梅花,不像王昌龄梦见梨花云那样做同一类的梦了。句中“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晓云”而来。晓与朝叠韵同义,这句里的“晓云”,可以认为是朝云的代称,透露出这首词的主旨所在。
这首咏梅词空灵蕴藉,言近旨远,给人以深深的遐思。词虽咏梅,实有寄托,其中蕴有对朝云的一往情深和无限思恋。作者既以人拟花,又借比喻以花拟人,无论是写人还是写花都妙在得其神韵。张贵《词源》论及咏物词时指出:“体物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以这一标准来衡量此词,可以窥见其艺术技巧的精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三良诗.高侍郎平仲
平仲巡两河,揽辔出西台。
就寇方燎原,宛雒荡劫灰。
移师围大梁,投鞍成覆敦。
登陴七昼夜,死守凭崔嵬。
累卵我势急,中目贼焰推。
保汴唯汝劳,国功帝念哉。
遂膺全豫寄,旌节焕昭回。
解严逾夏秋,悉众贼复来。
长堑截飞鸟,巨炮轰殷雷。
潜队穿地裂,梯冲舞风颓。
及堞骨相柱,薰穴尸成堆。
负户我告病,濡褐敌未衰。
是时诸道兵,左次大河隈。
半夜朱仙镇,十万溃喧豗。
沈城声援绝,馈运甬道隤。
擂石尽发栋,陈焦资炊骸。
噬指徒恸哭,大临谁告哀。
河伯为解围,洪流夜击礌,我师既北徙,贼戈亦南回。
优诏许休沐,宠秩旌厥能。
还家甫抹马,虏入沂城隳。
抗辞骂凶丑,并命捐匹侪。
吁嗟忠壮士,纠缠罹凶灾。
贼锋乍撞㧙,奴刃旋提捶。
自从兵兴后,屠溃自相偕。
金柝不夜击,和门尝昼开。
九攻敌已穷,三板志不乖。
方镇皆斯人,王略宁未恢。
何当大星陨,坐见长城坏。
我非哭其私,惜此天下才。
《三良诗.高侍郎平仲》【明·钱谦益】平仲巡两河,揽辔出西台。就寇方燎原,宛雒荡劫灰。移师围大梁,投鞍成覆敦。登陴七昼夜,死守凭崔嵬。累卵我势急,中目贼焰推。保汴唯汝劳,国功帝念哉。遂膺全豫寄,旌节焕昭回。解严逾夏秋,悉众贼复来。长堑截飞鸟,巨炮轰殷雷。潜队穿地裂,梯冲舞风颓。及堞骨相柱,薰穴尸成堆。负户我告病,濡褐敌未衰。是时诸道兵,左次大河隈。半夜朱仙镇,十万溃喧豗。沈城声援绝,馈运甬道隤。擂石尽发栋,陈焦资炊骸。噬指徒恸哭,大临谁告哀。河伯为解围,洪流夜击礌,我师既北徙,贼戈亦南回。优诏许休沐,宠秩旌厥能。还家甫抹马,虏入沂城隳。抗辞骂凶丑,并命捐匹侪。吁嗟忠壮士,纠缠罹凶灾。贼锋乍撞㧙,奴刃旋提捶。自从兵兴后,屠溃自相偕。金柝不夜击,和门尝昼开。九攻敌已穷,三板志不乖。方镇皆斯人,王略宁未恢。何当大星陨,坐见长城坏。我非哭其私,惜此天下才。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5267c694df41c58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