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兵甲(bīng jiǎ)的意思:指战士穿戴战甲,准备上战场。比喻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困难和挑战。
沧洲(cāng zhōu)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艰虞(jiān yú)的意思:指艰难困苦的事情。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连夜(lián yè)的意思:连续一整夜,不间断地进行某项活动。
漫漫(màn màn)的意思:长时间或长距离的、漫长的、无尽的
南征(nán zhēng)的意思:南征是一个表示向南征战或征服南方的成语。
去住(qù zhù)的意思:指人的行动或言语态度,迅速果断,毫不犹豫。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筑坛(zhù tán)的意思:指修建祭坛,也比喻为了某种目的而做准备。
转剧(zhuǎn jù)的意思:指戏剧中情节的转折或转变,也用于比喻事物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夜漫漫(yè màn màn)的意思:夜晚漫长,时间过得很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暮秋时节,南征的场景,充满了深沉与悲壮的情感。首句“南征秋转剧”,点明了季节与行军的主题,秋意渐浓,南征的艰难更加凸显。接着“不寐夜漫漫”一句,通过夜的漫长和诗人难以入眠的状态,展现了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白发艰虞尽,沧洲去住难”两句,运用象征手法,以“白发”暗示岁月的流逝和经历的沧桑,“艰虞”则表达了生活的艰辛与困苦。“沧洲”常用来比喻隐居之地或远离尘嚣的所在,这里既指出了诗人对归隐的向往,也反映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挣扎。
“旌旗连夜暗,兵甲照江寒”描绘了一幅夜晚行军的凄凉景象,旌旗在夜色中显得黯淡无光,而士兵们的盔甲反射出的寒光却令人感到一丝冷酷与肃杀。这种对比,不仅渲染了战争的残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战争与和平的复杂情感。
最后,“选将须臾事,谁能议筑坛”表达了对将领选择的慎重与对战争策略的深思熟虑。筑坛,古代仪式之一,用于祭祀天地神灵,此处借指建立稳固的军事战略。这两句既是对当时军事决策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忧虑与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背景下个人的思绪与情感,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它不仅是一首对历史事件的反映,更蕴含了对人性、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