讣来当此日,死去自何年。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对月(duì yuè)的意思:指两个人在不同的地方对着同一轮明月,象征着相思、思念。
茫然(má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神迷惘,不知所措。
墓木(mù mù)的意思:指已经死去的人或事物,也比喻完全灭亡或消亡。
披图(pī tú)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者画作的内容详尽而生动。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思玄(sī xuán)的意思:思考深奥的道理或问题。
辋川(wǎng chuān)的意思:指人们共同努力、合作,共同推动事业的发展。
相违(xiāng wéi)的意思:相互矛盾,相互抵触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薤露(xiè lù)的意思:指深夜的露水,也用来比喻难得的机会或者好运。
玄度(xuán dù)的意思:玄度指的是超越尘世的境界,通常用来形容人的修养高深,超脱世俗的境界。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熥所作的《哭林文烈(其二)》。诗中以哀悼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林文烈离世的深切悲痛与怀念之情。
首句“相违三百里,消息太茫然”,点明了与友人相隔遥远,难以得知其确切消息的状态,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接着,“对月思玄度,披图忆辋川”两句,通过想象中的场景,如月下思念故人、翻阅旧图回忆往昔,进一步深化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典故,玄度和辋川分别指代古代的隐士和山水胜地,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讣来当此日,死去自何年”两句,直接点明了友人的去世,同时对逝者生平的疑问,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和对逝者命运的无奈。最后,“墓木今成拱,才歌薤露篇”描绘了友人墓前的景象,墓木已长成拱形,象征着生命的终结,而“薤露篇”则是一种哀歌,此处借以表达对友人逝世的哀悼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对比,以及对逝者生前生活的回忆,深刻地表达了对亡友的怀念与哀悼,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